问题 计算题

一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1Ω,线圈两端所加电压为2V时,电流为O.5A,电动机正常工作.

(1)在求电动机正常工作l min所消耗的电能时,以下两位同学有不同的解法:

文杰解:W=UIt=2V×O.5 A×6Os=60J

帅杰解:W=I2Rt=(O.5A)2×1Ω×60s=15J

你认为哪位同学做得对,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求电动机正常工作lmin所转化的机械能是多少?

答案

(1)文杰对,因为电动机工作时主要不是用来发热,而是大部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帅杰同学计算的是电动机中线圈工作时的电热,所以,其结果小于电能值。

(2)1min内这台电动机所转化的机械能

W="W" — Q 

= 60J一 15J =" 45" J 

因为电动机工作时主要不是用来发热,而是大部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帅杰同学计算的是电动机中线圈工作时的电热,所以,其结果小于电能值。1min内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

W=Pt=W=UIt=2V×O.5A×6Os=60J,

1min内这台电动机产生的热量为:

Q=I2Rt=(O.5A)2×1Ω×60s=15J,

所以1min内这台电动机所转化的机械能:

W′=W-Q=60J-15J=45J,

综合题

(2009年1月上海市虹口区高三调研33题)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出现了近代出国留学的浪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按照计划先后派遣4批学生赴美留学。其中最幼者10岁,最长者16岁,平均年龄12岁。在120名学生中,绝大多数是从广东、江浙等地选拔出来的。……专修法律的约占1/3,专修路矿工机等工科者约占2/3。

——张岂之等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中国近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部分)

阶段留学方向和群体人数留学生代表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拓荒阶段留美幼童学生群1872年起4批共120人唐绍仪、詹天佑等
福州船政学堂留欧学生群1877年起4次共80余人严复、马建忠等
甲午战争到民初:

觉醒、救亡、革命阶段

涌向日本的留学群推算当在22 000人以上宋教仁、蒋介石、鲁迅、陈独秀等
留学欧美学生群到辛亥革命前至少在600人左右孙中山、蔡元培、竺可桢等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问题(10分)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次留学活动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留学生留学的主要地区有何变化?(2分)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留学活动的积极影响。(4分)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