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最大可能蒸发量”是指地表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产生的最大蒸发量。下图是某地1961-1990年间相关统计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最可能是

A.莫斯科

B.北京

C.罗马

D.悉尼小题2:从水平衡角度来看,该地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题目分析:

小题1:由资料图可知:最冷月出现在7月,均温在00C以下,并且降水量在7、8月份最大,说明该地雨热同期,应该为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仅出现在北半球,而悉尼位于南半球,故排除D;莫斯科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罗马是地中海气候,故本题选B。

小题2:从水平衡角度来看,该地缺水最严重的季节应该是春季,此时雨季未到,而气温回升,导致蒸发加强,再加上生产和生活用水,所以缺水现象严重。

阅读理解与欣赏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於仁,终身忧辱,以陷於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于有之。——②以示美人及左右

B.①得天下有——②此其为餍足之

C.①以与事示之——②日月之,若出其中。

D.①使之主事,而事——②今水军八十万众

2.比较下列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故为渊驱鱼者,獭也。

②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③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

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与“今之欲王者”一句中“者”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B.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言之,貌若甚戚者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4.本段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论证了_______________的观点。在句式上采用了_________句式,用这种句式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的“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要说明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下面句子:

(1)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苟不志於仁,终身忧辱,以陷於死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