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及资源短缺情况
煤炭 | 原油 | 电力 | 天然气 | |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 60% | 10% | —— | 5% |
2010年短缺 | 8000万吨 | 1.6亿吨 | 200万千瓦时 | 8—10亿立方米 |
材料二 我国资源利用情况
资源综合利用率 | 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 | 矿产资源 回收率 | 单位产值能耗 | 机动车油耗 | 工业用水 重复率 |
比发达国家低10% |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 | 是世界平均 水平的两倍 | 比欧洲高25% |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5%—20% |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5分)
(2)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就如何解决材料一、二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能源供应紧张,能源短缺现象严重,部分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能源安全问题凸显。(3分)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能源浪费现象严重,粗放型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低产值、高污染的工业生产模式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2分)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分)
②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鼓励各行各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分)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3分)
④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维护国家能源安全。(3分)
(若考生回答出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题目分析:该题是两个图表。第一问,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要针对不同的材料分别回答。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的现状及我国部分能源对外依赖性较高。材料二是我国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现实,要注意这些表面现象背后隐含的信息。第二问如何解决材料一二中反映的问题,是措施类题目,和第一问的答案有直接的联系,对第一问的回答显得更为重要了。学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具体回答:指导思想、宏观调控、企业的发展、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等方面具体回答,但要注意体现资源节约和提高利用率。
点评:该题表明我国资源面临严峻形势,第一问要分别回答,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要从表中的内容和数据结合小注内容进行解读,对学生解答图表题的能力有一定要求,难度适中。第二问是开放型思维题目,看似简单,其实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不仅要理解题意,准确解读问题,还要对所学知识迁移提炼,综合运用。难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