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发展方式,存在着“四重四轻”的倾向: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这样的发展方式不能注重结构的优化、效益的增加、过程的可持续和成果的共享,难以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8分)

答案

①解决“四重四轻”的倾向,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③“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向依靠三大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④“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发展低碳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题目分析:该题以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四重四轻”倾向为背景,分析如何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解答该题,要针对“四重四轻”的具体内容和弊端,分析怎么实现这四个方面的转变。如“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要促进经济增长有依靠投资、出口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拉动内需,刺激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要注重提高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协调,实现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点评:该题以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为背景,以四重四轻为材料,考查学生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和理解。该题考点看起来固定,实则答案思路比较开阔,要结合所学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对学生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难度较大。

解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