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小明家有株月季花,学习了相关知识后,他进行如下操作:

①将月季茎剪成15至20厘米茎段;

②茎段的上端切口斜向上,下端水平;

③保留上一个节上的部分叶,而将下面节的叶全部去掉;

④把下面节埋入土中。

小明采取的这种繁殖方式是________,他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

应该怎样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操作益于成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扦插;②;上端切口水平,下端切口斜向下;上端切口水平可减少水分散失,下端切口斜向下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有利于生根

题目分析: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在用植物的茎进行扦插繁殖时,要对茎做一定的处理,①一般茎段保留两个节,剪成15至20厘米茎段;②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以减少伤口水分的蒸发,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利于增加吸水的面积,有利于生根,也易辨别正反方向,③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使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降低了蒸腾作用,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下一个节要从叶柄处全部去掉,便于留下伤口,容易形成愈伤组织,易于生根,④扦插时要将下一个节埋入土中.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小明采用的繁殖方式是扦插.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以减少伤口水分的蒸发,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利于增加吸水的面积,有利于生根.因此操作中不正确的是②茎段的上端切口斜向上,下端水平.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多项选择题

已知数据文件IN.DAT中存有200个四位数,并已调用读函数readDat()把这些数存入数组a中,请考生编制一个函数jsVal(),其功能是:把千位数字和十位数字重新组成一个新的含有两位数字的数ab(新数的十位数字是原四位数的千位数字,新数的个位数字是原四位数的十位数字),以及把个位数字和百位数字组成另一个新的含有两位数字的数cd(新数的十位数字是原四位数的个位数字,新数的个位数字是原四位数的百位数字),如果新组成的两个数ab>cd,ab必须是偶数且能被5整除,cd必须是奇数,同时两个新数的十位数字均不为0,则将满足此条件的四位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存入数组b中,并要计算满足上述条件的四位数的个数cnt。最后main()函数调用写函数writeDat()把结果cnt和数组b中符合条件的四位数输出到OUT.DAT文件中。
注意:部分源程序存在文件PROG1.C文件中。程序中已定义数组:a[200],b[200],已定义变量:cnt。请勿改动数据文件IN.DAT中的任何数据、主函数main()、读函数readDat()和写函数writeDat()的内容。
[试题程序]
#include
#define MAX 200
int a[MAX],b[MAX],cnt=0;
void writeDat();
void jsVal()


void readDat()

int i;
FILE *fp;
fp=fopen("in.dat","r");
for(i=0;i<MAX;i++)
fscanf(fp,"%d",&a[i]);
fclose(fp);

void main()

int i;
readDat();
jsVal();
printf(“满足条件的数=%d\n”,cnt);
for(i=0;i<cnt;i++) printf(“%d”,b[i]);
printf(“\n”);
writeDat();

void writeDat()

FILE *fp;
int i;
fp=fopen("out.dat", "w");
fprintf(fp,"%d\n",cnt);
for(i=0;i<cnt;i++)
fprintf(fp,“%d\n”,b[i]);
fclose(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