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雾霾锁国,折射出大气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材料一
材料二 研究显示,北京、上海和珠三角地区,机动车排放对PM2.5的“贡献”占22%至34%。国务院决定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加快国内炼油企业升级改造,确保汽、柴油第五阶段车用标准实施;加快汽车发动机相关技术研发与应用;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确定成品油价格,完善对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政策;加强油品质量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加强行业自律,企业要向社会公开产品质量承诺。
(1)指出材料一中图和表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产与消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阐述国家加快油品质量升级的道理。(12分)
(3)根据规律普遍性和客观性的原理及要求,分析治理大气污染为什么必须加快油品质量升级。(12分)
(1)①图反映了2007~到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但总体保持了较快增长;(2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增幅波动大,但总体上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2分)②表反映了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1分)地区生产总值高的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1分)③图表说明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2分)
(2)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质量和水平。加快油品质量升级促使相关产业加快转型,减少机动车消费对大气的污染。(3分)②市场通过价格杠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确定成品油价格机制,推动有油品质量升级和绿色消费。(3分)③单纯的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引导企业提高油品质量。(3分)④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企业应该树立诚信观念,加强行业自律,确保产品质量。(3分)
(3)①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空气质量的变化有其固有的规律,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规律。(3分)②空气质量恶化与人类不恰当的生活方式有关,雾霾天气频繁出现是人们的活动违背客观规律的结果。(3分)③规律面前不是无能无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揭示雾霾天气的成因,认识到机动车排放和大气污染的联系。(3分)④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通过系列措施提高油品质量,净化空气,造福人类。(3分)
题目分析:该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等知识点,第(1)问:图表题,考生首先要注意图表的标题,明确答题的方向,其次是注意仔细分析图表的数据,注意进行对比。第(2)问:考查经济生活知识,角度很明确是生产与消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考生要立足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作答,即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质量和水平、市场通过价格杠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调节的弊端、宏观调控以及诚实守信等角度分析。第(3)问:考查哲学知识点,角度是规律普遍性和客观性,规律普遍性和客观性包括的内容是: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规律面前不是无能无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考生注意运用该原理的内容作答即可,注意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一般哲学答题模式是世界观+方法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