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8分)实体经济是指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 它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当•斯密说:“国民财富非由不能消费的货币财富组成的,而是由社会劳 动每年生产的可消费的货物组成的。”实体经济是构成财富“物质内容”的源泉,其规模 和水平决定财富数量和质量,“国人苟能多一实业,则国家多一分之富矣”(孙中山语)。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 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1)结合亚当.斯密的财富观的有关内容,简要说明我国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7分)

材料二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下图是我国2008—201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速情况:

注: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材料三 当前,我国工业大而不强,产业层次低、升级慢、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旧十 分突出。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弱。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而散的现象比较突出,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难以提升,缺乏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产业集中度低。

(2)概括材料二(含注)显示的经济信息。(3分)结合材料三,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就如何实现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材料四 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部分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不少资本转向民间借贷、炒房、股票等市场,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虚拟经济火爆,实体经济艰难”的局面。 其实,虚拟经济是依附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背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则会诱发经济“泡沫”、滞碍生产效率、触动风险底线。 因此,要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本取向发展虚拟经济,促进“实”“虚”相生、良性互动。

结合材料四,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说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8分)

答案

(1)斯密认为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它只能来自生产领域。(2分)斯密主张“富国裕民”,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2分)我国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分)

(2)①2008—201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保持持续增长,已成为工业大国,工业化进程加快;但工业增加值增速在2009年和2012年有所下滑。(3分)

②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对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3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分)推进联合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2分)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组织结构。(2分)

(3)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2分)实体经济的艰难和虚拟经济的火爆,表明矛盾双方相互排斥,是矛盾斗争性的体现;(2分)虚拟经济是依附于、服务于实体经济,其发展必须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表明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是矛盾同一性的体现。(2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要促进“实”“虚”相生、良性互动,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2分)

题目分析:(1)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将经济常识中斯密财富观的相关知识概括出来,其次是将概括出来的知识点与材料相结合,总结出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本题第一小问以图示加文字的形式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及归纳的能力。本题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图表及图下注中的文字并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出图表反映的信息。本题图表中强调我国近几年来工业发展较快,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本题第二小问未限定答题的具体知识点范围,我们可以从材料及设问中“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可以找到答题的突破口。我们可以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型工业化道路、企业联合与兼并等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本题限定的答题所用的具体知识点的范围是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解答本题首先要将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其相互关系概括清楚,再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概括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