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体育、音乐、美术等技能性比较强的课程中,运用得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练习法
C.实习法
D.讨论法
参考答案:B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离娄》下·二九)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禹、稷处在政治清明的时代,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不进去;颜回处在乱世,箪食瓢饮,安贫乐道。孔子对他们都予以称赞。
B、孟子以同室有斗者的那个人来比喻颜回,以乡邻有斗者的那个人来比喻禹、稷。
C、此章通过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和颜子以苦为乐的事例,说明事情有轻重缓急的时候要懂得权衡变通。
D、无论处在何种境况,贤者必能永远坚守仁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因所处而制宜。这正是孟子听说“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的道理。
(2)简要分析禹、稷、颜回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历摘要 男孩,1岁6个月,发热,呕吐2天。惊厥2次入院。 患儿2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5℃,口服对乙酰氨基酚体温可暂时下降,几小时后再次发热。呕吐每日3~4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精神萎靡,时有烦躁,用手拍头部。今天仍有发热并出现惊厥2次,表现为双眼上翻,四肢抽动,呼之不应,每次持续约5~6分钟,抽后精神差,为进一步诊冶收入院。病后进食差,大小便及睡眠均正常。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按时预防接种。已添加辅食。会说简单话,会走路,家族中无发热惊厥者。 查体:T38.5℃,P130次/分,R38次/分,BP90/60mmHg。急性病容,烦躁。皮肤未见出血点和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咽部充血。双肺未闻及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30次份,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颈抵抗(+),Kernig征(+),Babinski征(+)。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16g/L,RBC4.0×1012/L,WBC19.0×109/L。N0.86,L0.14,Plt305×109/L,C反应蛋白(CRP)56mg/L。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写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写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