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一天,一位年轻的女孩来到一位神父面前倾诉自己的苦恼。神父明白了女孩的缺点,就是喜欢说些闲话伤害了别人,其实她心地倒不坏。神父说:“你不应该谈论他人的缺点,我知道你也为此苦恼。不过,你要为此赎罪。你到市场上去买一只母鸡,走出城镇后,沿路拔下鸡毛并四处散布。你一定要不停地拔,直到拔完为止。你做完之后就回来告诉我。”女孩照办了,然后去见神父。神父说:“你已经完成了赎罪的第一部分,现在要进行第二部分。你必须回到来的路上,捡起所有的鸡毛。”女孩为难地说:“这可能吗?风已把鸡毛吹得到处都是了。我只能捡回一些,但不能捡回所有的鸡毛了。”“没错,我的孩子。你那些脱口而出的愚蠢话语不也是如此吗?你不也常常随口说出一些愚蠢的谣言,到后来想收也收不回来吗?”女孩说:“是的,神父。”

请回答:

(1)女孩为何苦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父为女孩设计的赎罪方式,是想告诉女孩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神父再说话,他会对女孩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女孩因为爱说三道四,喜欢说些无聊的闲话,给人造成了伤害,人际关系紧张等原因而苦恼。

(2)让女孩明白说闲话、对人无礼的危害性:愚蠢的谣言就像那些四处散落的鸡毛难以收回,无礼的言行就像留在他人心中的伤疤难以愈合。

(3)神父会说:“当你想说别人的闲话时,请闭上你的嘴,不要让那些愚蠢的言行如同邪恶的羽毛散落在路旁一样,想收也收不回来。”

(4)“略”。

阅读理解与欣赏

(二)积淀,成就人生的高度   (20分)

徐新

①在我国南方湘粤一带有一种毛竹,漫山遍野,质地平凡而拙朴,在它一生最初的五年里,确实很平庸,几乎察觉不到它在生长。在别的竹类争先恐后攀比高度时,毛竹似乎不动声色。但是,当第六个雨季到来时,毛竹终于钻出地面,而后像施了魔法一样,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生长,迅速达到30米的高度,在六个星期内就完成了它一生所要达到的高度,并把它的同类远远地甩在身后,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神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寻本溯源,毛竹最后的快速生长,所依赖的就是前五年的日积月累,它以一种不易被人发觉的方式向地下生根,在五年的时间内伸展出长达几公里的根系。积微成著,蓄势后发,才造就了毛竹的一柱擎天。

②黄山松坚韧傲然,美丽奇特,但生长的环境却十分艰苦,因而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根部却常比树干长      几倍、几十倍,而正是由于黄山松的根扎得很深,能够汲取岩石深处的养分,才能够坚强立于岩石之上,虽经历风霜雨雪却依然永葆青春。

③毛竹在蓄势后的“魔法生长”,黄山松在风雨中的“气定神闲”,都源于基础的深厚、稳固。正是在无声中积聚了破土而出的力量,才有了毛竹喷薄而出的奇迹,才有了黄山松悬崖峭壁上的从容。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我们在逆境中也能沉下气来,不被困难吓倒;在喧嚣中也能定下心来,不被浮华迷惑;专心致志积聚力量,也会实现自身的飞跃,成就辉煌的人生。

⑤十九世纪,一个美国男孩靠在火车上卖报纸和雪茄烟为生,可是当旅客们谈起有关投资方面的事情时,他总会全神贯注地听着,他梦想成为一个能预测未来的交易商。为了这个梦想,他长大后整天躲在狭小的地下室里,将数万根的K线一根根画到纸上,并对着这些K线静静地思索、潜心地研究。后来他干脆把美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的记录搜集到一起,在那些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寻找规律。整整六年,他集中研究了美国证券市场的走势与古老数学、几何学和星象学的关系,终于发现了有关证券市场发展趋势的最重要的预测方法,命名为“控制时间因素”。于是,他在金融投资生涯中赚取了五亿美元,创造的理论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他就是威廉·江恩——世界证券行业尽人皆知的最重要的“波浪理论”的创始人。

⑥其实,生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淀的过程,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人生埋下“伏笔”。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只有尽可能地积聚力量,不断坚实人生基础,才会在最恰当的时机,散发出耀眼的光芒,顺利地攀登上人生的新高度。

(摘自《思维与智慧》2010年10月上半月)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小题2:、作者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4分)

小题3:、第④段中“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何作用?(4分)

小题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⑤段的内容。(3分)

小题5:、作者说“生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淀的过程,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人生埋下”伏笔“,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是怎么做的?(6分)

多项选择题 X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