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You must have spent hours _____ it up.[ ]

A. to clean

B. cleaning

C. clean

D. cleaned

答案

答案:B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人生难得几精彩》,回答问题。

人生难得几精彩

陈鲁民

  ①精彩,是我特别喜欢、但又十分吝惜使用的一个词。因为在我看来,精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不会轻易达到的。

  ②精彩,就是优美、出色。大千世界,分工各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只要付出心血和努力,也都能在各自的领域里精彩一把。明星可以奉献给观众精彩节目,歌声绕梁三日,表演出神入化;运动员可以奉献给大家精彩比赛,龙争虎斗,惊心动魄;老师有精彩一课,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作家写精彩文章,字字珠玑,洛阳纸贵;科学家有精彩科研成果,厨师有精彩烹调技巧,官员有精彩领导艺术,不一而足。倘若再具体一点说,精彩,就是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宣言;精彩,就是刘翔在赛场上率先撞线的那一瞬;精彩,就是飞人乔丹投篮时那美丽的弧线……

  ③精彩的反义词是平庸。一个满足于跑龙套当配角糊弄观众的演员,一个甘居落后、不用心训练的运动员,一个无心向学“60分万岁”的学生,一个只会模仿别人、重复自己的作家,一个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科研人员,一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员,虽然也能混得不错,也可养家糊口,甚至也能侥幸成名,但永远与精彩无缘。

  ④精彩最需要付出。演员就在台上精彩那么一阵子,不知需要多少年的勤学苦练,即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运动员在赛场上那精彩的一跳、一跑、一掷,背后则是无数次的挥汗如雨,苦练不辍。曹雪芹为了《红楼梦》的精彩,不仅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也不仅是“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最后,竟然“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这就好比传说中的荆棘鸟,它一生只唱一次,但那歌声如同天籁,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但为了这一次的短暂精彩,它不仅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和心血,而且,这是一曲决绝的歌,它将曲终而命竭

  ⑤精彩当趁年少。虽说只要你想精彩,什么时候都不晚。因为不同年龄的人各有各的精彩:青年人精彩,大红大紫,锋芒毕露,像赤壁之畔的周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如滕王阁前的王勃,技压群雄,文盖四座,“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老年人精彩,不动声色,沉稳自信,如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像庾信“凌云健笔意纵横”。但是,还得讲句实话,精彩也要趁早,因为精彩更需要强健的身体,敏捷的思路,充沛的精力,大胆的创新精神,而这些大都是青年人的专利。

  ⑥人这一辈子,不论干什么,总得精彩他几回,或建功立业,或著书立说,或德昭天下,不仅自己有成就感,也让众人喝彩,什么时候想起来,都觉得很自豪,没白来这世界上走一回。人生难得几精彩,此时不精彩,更待何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④段划线句子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③段中所举平庸者的例子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大唐柳色》一文,回答问题。

 大唐柳色  

  ⑴渭城在哪儿?唐代的柳色是否还那么清新?  

       ⑵每次送别时,总想陪伴着友人走进客舍,像唐代诗人那样叫上一壶酒,点上几碟菜,在四周绿色中间“一杯一杯复一杯,二人对酌山花开”。可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总也无法如愿以偿。同唐人相比,我们总是少了一份旷达,一份恬淡,一份缠绵。  

       ⑶唐人的神韵,唐人的风范,犹如他们所歌颂的柳色一样,永远那么潇洒,那么清新,那么多情,也永远在唐诗里“依旧烟笼十里堤”,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向往,又让我们无法企及。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又名《渭城曲》) 

     ⑷今夜,月色宜人,独坐在客舍里,看黄昏的月光给窗户镶上一道金边,一直伸向山的那一边。我的思绪又一次踏着遍地月光,沿着《渭城曲》所铺设的意境,走上了去阳关的古道。 

    ⑸去阳关的道路上,多了驼铃狼烟,多了孤独、寂寞与苍凉。然而,这一切都挡不住唐人哒哒的马蹄。不就是沙漠吗?他们就是为了沙漠而来,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而来;为了“瀚海阑干百丈冰”的奇异而来;为了“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自信而来。 

     ⑹于是,唐诗中出现了离别,出现了折柳。  

       ⑺客舍对饮,灞桥折柳,这种习俗不知是否起于唐代,然而却被唐人挥洒得淋漓尽致,情意万千。当他们拉着马缰绳,伫立在斜阳下的驿道边,折柳相送依依惜别时,风吹动着他们青色的长衫,飘飘欲飞。  

       ⑻唐代国势强盛,读书士子人人奋袂而起,走出书斋,离家别子,仗剑远游,去河朔,去塞上,去长安,以求博取功名利禄,入世之心极重。可一旦他们发现追求必须以人格付出为筹码时,他们却惶惑了,他们沉默了,他们爆发了,最终选择义无反顾地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长揖而去,拂袖归山;然后再去寻找新的起点。  

       ⑼他们重视功名,但更重视人格;入世之心不死,道德之树常青。唐代文人的腰杆同笔杆一样,铁硬。因而,唐诗就显得洒脱,富有个性;而唐代的诗人们漂泊南北,沦落天涯,受够了颠沛流离之苦。         ⑽别,是经常的;聚,是短暂的。可唐人的感情从没被滚滚红尘所消磨。相反,由于长期漂泊在外,他们更需要友情慰藉。于是,他们更看重友情。倾盖如故,一见倾心,彼此从不因身份、地位与政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也不因生死而隔离。  

       ⑾唐人,真是太多情了。在南来北往的路上,送人的,折柳相赠;离去的,接枝挥别。“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然而,柳条一年一青,岁月却慢慢老去,唐人衣袂飘飘,迈着潇洒的步子,一步步走入历史的深处,成为一处可望而不可即的风景。  

       ⑿隔着岁月,仿佛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长河,“野渡无人舟自横”,让我们无论如何也渡不过去,无法进入那种境界。  

       ⒀这,大概就是现代人的悲哀了。 

1、写出与“天下谁人不识君”一样充满自信的两句唐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句中画线词语的含义。 

    “隔着岁月,仿佛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长河,“野渡无人舟自横”,让我们无论如何也渡不过去,无法进入那种境界。

    “那种境界”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用文中句子回答),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用自己的话回答,不超过10个字)  

3、分析下面句子中画线字的表达效果。  

    “看黄昏的月光给窗户上一道金边,一直伸向山的那一边。”   

     答:                                                                                                                                   ____    

4、第⑷段之前,作者引用王维的诗《渭城曲》有什么作用?  

     答:                                                                                                                                               

5、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