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11年8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某校高三(10)班以“关注老龄事业”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让我们共同参与:

材料一:同学们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到,2010年,五项基金(养老、失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总收入17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总支出13310亿元,比上年增长21%;收支相抵,当年结余3761亿元;历年累计结余21438亿元,是2005年的3.9倍。2010年各级财政对五项基金补助19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1624亿元。五项基金运行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五项基金运行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新的发展”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会议认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将大量增加。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制订并实施好《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促进老龄事业更好发展,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制订并实施好《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辩证法依据。

材料三: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要完善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将社会保险法规范的所有险种纳入管理范围;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基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适当提高保障水平,将基金结余保持在合理规模内,全面提高基金管理水平。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政府应如何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答案

(1)①有利于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②有利于国家更好地参与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③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④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⑤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进国民福利。

(2)①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自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制定并实施好《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促进我国老龄事业更好发展。②主次矛盾辩证统一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制定并实施好《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应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既不要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也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

(3)①完善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将社会保险法规范的所有险种纳入管理范围,要求政府落

实依法治国方略,严格依法行政,按社会保险法规范的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②加快信息化

建设,推进基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政府推动信息公开,提高透明度,保障公众的

知情权和监督权。③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适当提高保障水平,要求政府真正做到对人民负

责,积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题目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指向了“社会保障事业”,考生可以联想到社会保障制度、财政的作用、提高消费水平、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等知识。考生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2)本题考查用哲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考生首先要明确知识的范围是辩证法,其次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如“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等,分别用整体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回答即可。(3)本题考查政府的相关知识。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政府可以从政府的职能、依法行政、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等角度回答。

考点:本题综合性的考查经济生活、哲学生活、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涉及的考点有财政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政府的职能、依法行政等知识。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