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融通如水之流动,避高而趋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资本因受利润的吸引,不断向低成本、高收益的企业和产业流动,这在经济学上称为“洼地效应”。
近年来,受高回报的利益驱使,大量货币资本逃离生产领域,流向投机炒作市场,而创造真实社会物质、精神財富的实体经济却面临资金短缺,产业“空心化”的危险令人担忧。
实体经济的“空心化”倾向固然与企业的成本提高、税负较重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与企业家的经营观、效益观密切相关。当前社会上存在的“种地的不如‘炒地’的,盖房的不如‘炒’房的”等投机炒作之风,致使人们追求暴富,崇尚投机。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说明“允许货币资本自由流动”和“政府适当监管货币流动”的经济学依据,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说明应如何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8分)
(2)根据上述材料,请你运用《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各提一条建议,并说明其理论依据。(4分)
(1)①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市场调节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分)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政府的适当监管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2分)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和次要方面相互排除、相互依赖,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分)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允许货币自由流动;同时,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政府对货币流动进行适当的监管。(2分)
(2)《经济生活》:对实体经济实行结构性减税。因为,财政税收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2分)《生活与哲学》:引导企业家树立正确的经营观、效益观。因为,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2分)
题目分析:(1)对材料内容和问题的理解很重要,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语言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允许货币资本自由流动”,重视的是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政府适当监管货币流动”,重视的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处理好的,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由此可以看出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回答最为恰当。(2)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出建议是措施类题目,原理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两个方面的相关知识,提出的措施要对应所学原理即依据。“实体经济的空心化倾向固然与企业的成本提高、税负较重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与企业家的经营观、效益观密切相关”这句话是提出发展实体经济措施的着眼点,减税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措施,依据对应所学原理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