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9分)读材料及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关专家通过模拟区域气候情景,对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气温与降水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50年间,中国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升高了2.7℃,年均降水量增加了25%,大部分地区可望逐年湿润起来。

材料二 北疆和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及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主源)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图。

材料三 塔里木盆地博斯腾湖的水位和面积变化情况

     1986~2000年的水位变化1986~2000年的面积变化
博斯腾湖的水位和面积的变化上升了4米多(超过1958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由880平方千米扩大到

1000多平方千米

⑴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⑵上述变化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3分)

⑶简要回答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2分)

答案

⑴说明我国西北地区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加。(2分)

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2分)

⑵将使湖泊面积和蓄水量增加;也使部分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3分)

⑶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后,山区降水增加,冰川消融加剧,这可能导致洪涝(或雪灾).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2分)

⑴根据材料:结果显示,未来10~50年间,中国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升高了2.7℃,年均降水量增加了25%,大部分地区可望逐年湿润起来。可见西北地区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加。主要原因为:温室效应,水循环加快。

⑵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对西北地区的影响是将使湖泊面积和蓄水量增加;也使部分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

⑶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后,山区降水增加,冰川消融加剧,这可能导致洪涝或雪灾、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004年11月17日凌晨,在甲市郊区的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件。接到报案后,甲市公安局迅速组织侦查人员赶往事故现场。现场有被害人的尸体和被害人骑的自行车,自行车已被摔坏,在尸体旁边留有被害人的一大摊血迹,在离尸体不远处有汽车紧急刹车留下的摩擦痕迹。在被害人手腕上,戴着一块上海牌手表,手表已经摔坏,时针指在6时5分。事故现场不远处有里程碑证明事故发生地距甲市15公里。侦查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验,拍摄了一张现场全景照片。经法医对被害人进行鉴定,作出的结论是:被害人系男性,40岁左右,身高177cm,根据其伤势可判断,被害人系被汽车撞击而死。公安局遂立案侦查,在侦查过程中,有位妇女张某对侦查人员说,她丈夫曾告诉过她,交通事故发生时,他刚好路过离事故现场10m处,目击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撞倒被害人后,司机打开门看了看,然后飞速逃离现场,他看到司机是市化工厂驾驶员杨某。甲市交通管理局来往车辆登记记录表明,6时5分左右曾有两辆解放牌大卡车经过事故现场处,其中有一辆为甲市化工厂车辆。经侦查人员查看,该车上有一漆皮新脱落的痕迹。厂调度员证明司机杨某17日早晨驾车从乙市返回甲市,下车后神色慌张,出车登记表证明司机杨某17日6时10分回厂。侦查人员询问杨某与同车的陈某,两人均否认他们当天早上发生过交通事故。请根据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本案侦查人员收集到的证据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有哪些?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