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读图填空题

下列是有关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问题,请据图分析回答。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

(1)细菌的基因之所以能“嫁接”到棉花细胞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上述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使用了__________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转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虫棉,相比诱变育种和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具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突出的优点。

(4)由图中插入了目的基因的棉株细胞培养成抗虫棉需经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过程。

答案

(1)组成细菌和植物的DNA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化学组成相同

(2)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 农杆菌转化 DNA分子杂交技术

(3)目的性强 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生殖隔离界限

(4)脱分化 再分化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论述题

材料一: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该纪录片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让观众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其中的每一种食材、每一种制作工艺,都在展示着这片土地上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该片摄制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踏遍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山山水水,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更纪录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这部纪录片经过电视和网络播放,对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据淘宝数据显示,自5月14日该纪录片开播后5天,有2005万人浏览过相关美食页面,成交729余万件。在此带动下,食品相关类目支付宝成交额达2195万元,环比增长16.71%。材料二:中华饮食历来重视山珍野味的加工,自古就有"药食同性"的饮食文化传统,人们通过食补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食用野生动物起源于人类生产力低下、茹毛饮血的年代,然而在现代社会,很多种类的野生动物仍被食用。2012年11月,央视《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报道了江西省资溪县一些人滥捕、滥杀、销售和食用野生动物的新闻,其残忍程度令人发指。食用野生动物会破怀人类体内平衡,甚至导致各种疑难病症的发生,2003年人类SARS病毒被证实来自野生动物就是例证。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