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原有的行政体制下,国务院部门在职能定位、机构设置、职责分工、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为转变政府职能、理顺部门职责关系,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组织架构和职能体系,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国务院将这个方案提交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2013年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这个方案。
(1)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我国应该怎样科学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8分)
(2)《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从形成到最后的通过,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12分)
(3)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知识说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必要性。(8分)
(1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要按市场规律办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8分)
(2)中 * *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4分)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决定权;(4分)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4分)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2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4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是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分)
题目分析:(1)策略措施型试题一般以“如何解决(加强、改善)…”“采取什么措施(对策、途径、方法)…”“怎样实现…”等形式出现。这类试题有的指定了特定的行为主体,如国家、政府、某职能部门、企业、消费者、劳动者等,有的则没有指定行为主体,需要我们根据试题内容自已确定行为主体。本题较简单,可以围绕宏观调控的手段和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进行作答。
(2)政治生活措施类的设问一般都是指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国家机关(权力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暴力机关)、人大、政协等,本题涉及的主体主要有中 * * 党、人大和政府,解答时不仅要锁定好不同主体进行作答,还要注意结合材料。
(3)先找准设问的本质是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或找相关联的知识点、知识范围;然后依据设问要求组织答案,答案模式是理论(理论一般包括原理及方法论)加论述。在答案的后半部分一般要加上这样做有利于/会推动或就是因为/就是基于等表述。上题要求依据材料,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知识说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必要性,解答时要把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说明理论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