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在我国原有的行政体制下,国务院部门在职能定位、机构设置、职责分工、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为转变政府职能、理顺部门职责关系,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组织架构和职能体系,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国务院将这个方案提交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2013年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这个方案。

(1)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我国应该怎样科学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8分)

(2)《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从形成到最后的通过,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12分)

(3)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知识说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必要性。(8分)

答案

(1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要按市场规律办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8分)

(2)中 * *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4分)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决定权;(4分)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4分)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2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4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是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分)

题目分析:(1)策略措施型试题一般以“如何解决(加强、改善)…”“采取什么措施(对策、途径、方法)…”“怎样实现…”等形式出现。这类试题有的指定了特定的行为主体,如国家、政府、某职能部门、企业、消费者、劳动者等,有的则没有指定行为主体,需要我们根据试题内容自已确定行为主体。本题较简单,可以围绕宏观调控的手段和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进行作答。

(2)政治生活措施类的设问一般都是指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国家机关(权力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暴力机关)、人大、政协等,本题涉及的主体主要有中 * * 党、人大和政府,解答时不仅要锁定好不同主体进行作答,还要注意结合材料。

(3)先找准设问的本质是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或找相关联的知识点、知识范围;然后依据设问要求组织答案,答案模式是理论(理论一般包括原理及方法论)加论述。在答案的后半部分一般要加上这样做有利于/会推动或就是因为/就是基于等表述。上题要求依据材料,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知识说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必要性,解答时要把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说明理论的正确性。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黄山听雨

熊召政

  下午,车轮掠过千枝万枝秋色,每一枝上都悬着黄山的雨云。仿佛只要按一下喇叭,雨点就会噼噼叭叭掉下来。比之山下,黄山要秋得早一些。又因触目皆是石破天惊的境界,黄山的秋雨,就格外像千年的老蛇那样冷峻。

  这个季节,游山的人很多。客店已满,我们一行三人只好投宿到眉毛峰下的一户农家。那是丛林中一栋简陋的小楼。我们还没有走进小楼。大雨就滂沱而至。游山的兴致,被它淋成一壶欲热还凉的花雕。

  雨下着,树枝变成了雨箭,很古风地飘荡着;雨下着,岚雾搓成的雨绳,很悠久地恍惚。雨中孵出的暮霭,像我的肺叶一张一合。黄山七十二峰,七十二座美丽得叫人想哭的自然博物馆,在今晚,已不能让我参观它隐秘又恢宏的构筑了。

  黄山最好看的,是松、石、云,如今松在雨中,石在云中,云在暮中。层层叠叠的黄昏,封锁了所有的山道。

  那么,今夜,我在黄山就只能听雨了。

  今年夏天,我已游过庐山,九华山。我想,来到黄山,游兴一定能推到极致。谁知天半朱霞已成妄想。顺着雨绳,我怎能攀摘黄山的翠微?那时我曾有好一阵子生气呢。在这个浅薄的年头,不说那些高官巨贾,政客名伶,就连那些星相邪卜,趋炎附势之流到处都有青眼相迎。难道黄山也生了一双势利眼,只肯用连山寒雨,来搪塞一个落拓的诗人?

  很快,我明白到,这么想是错的。

  正因为我的落拓,我的在庐山三叠泉洗过的耳,在九华山的归城寺里被梵钟撞得更为清纯的襟抱,黄山才迎我以雨。

  人之上升的历史中,雨是永远的动力。而诗人之于雨,并不仅仅是生物的适应。至今我尚能感到,落在唐诗宋词中的雨,是何其地撩人情怀。“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李商隐,深沉彻骨;“寒雨连江夜入吴”的王昌龄,冷峻有加。“一蓑烟雨任平生”,活脱脱的苏东坡情性;“细雨骑驴过剑门”,书剑飘零的陆放翁自况。大凡血气十足的诗人,没有几个不落拓的,唯其落拓,才能让生命在雨中开放出超凡拔俗的花朵来

  所以说,今夜的黄山雨,是为我下的。

  为了好好儿度过这个雨夜,我询问小楼的主人有没有酒。他翻箱倒柜找出半瓶大曲。三人共享,少是少了点儿,但总比没有强。

  雪中饮酒是为了驱寒,雨中饮酒是为了驱散寂寞。而今夜我并不寂寞,窗外的每一枝松,每一尊石,都是等了我千年的酒友。

  雨是越下越浓了。

  夜太深,我见不到楼下的谷中桃花溪崩冰喷雪的流姿,更看不到楼后的山上百丈泉瘦蛟腾舞的威仪。但是,我有满耳敲金戛玉的声音,这些涵养灵气的乡音,把万物融为一体,使我无穷遐思的辐射频带,瞬间穿透了永恒。

  我端起杯来,一口饮尽黄山的七十二峰雨声。并细细品味:哪是鳌鱼峰的粗犷,哪是莲花峰的婀娜,哪是仙人峰的飘逸,哪是耕云峰的深洁。 

  五光十色的黄山雨声啊,醉了我的十丈青肠。

  一杯复一杯,小饮着酒而豪饮着雨。今夜里,黄山给了我锦绣之胸,青灯外满掌的黑暗,也被我拍成比轩辕帝还要古老的浩然。

  酒尽了,兴犹未尽。主人又煮了一壶非常新鲜的雨季送来。用它来泡黄山云雾茶,一杯芬芳的江南便在我眼前袅袅升起。啜饮它,佐以泉鸣飞瀑。我携之既久的孤独,顿时被暖成挂在历史树上的一枚果实。虽然它是酸的,毕竟那么浑圆。

  酒也酒过,茶也茶过,雨声愈不见稍歇。同行的朋友说:这时候如果雨声停了,出一轮明月多好,我则希望这雨永远落下去。获瞻霁月固然是清丽的享受,但得到雨声滋养,我的精神领域中,更能长出一片比黄山还要峭拔的风景

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理出作者对于黄山之雨的情感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三段文字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唯其落拓,才能让生命在雨中开放出超凡拔俗的花朵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到雨声滋养,我的精神领域中,更能长出一片比黄山还要峭拔的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行的朋友希望雨停,我则希望雨永远落下去,如果是你,会有怎样的希望呢?试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谈谈对人生风雨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B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