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的时间表。

材料一 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1世纪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呈显著增加趋势。

材料二 中国青年报统计“公众期待政府如何应对雾霾”的调查问卷,居于前6位的公众期待为——“找出雾霾成因,积极治理”占69.9%,“及时披露空气污染信息” 占64.6%, “向民众发出污染预警” 占58.2%,“对污染企业限产限排,依法严惩违法者”占54.5%,“限制机动车上路,减少尾气排放”占49.5%,“宣传生活中应对雾霾的措施”占48.7%。

材料三 为了既发展经济又提升空气质量,S市采取了以下措施:减少煤炭消费量,增加天然气消费比重;优化机动车结构,推广高品质汽油的使用;关停高污染企业,推动旅游、传媒、通讯等产业发展;增加财政支持,治理江河湖泊,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改善农村环境。

(1)说明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公众对政府期待的合理性。(12分)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S市的措施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8分)

答案

(1)①2001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呈显著增加趋势,这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汽车尾气排放等因素有关,我国急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2分)②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我国煤炭消费的比重从2001-2009年持续上升;虽然规划咋2015年略降,但远远超出世界平均水平;这是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煤炭消费对环境影响超过5%,其他能源对环境影响较小。(4分)③2003-2012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造成巨大的影响。(2分)

(2)①期待“找出雾霾成因,整治污染物排放”,这是对政府责任的期待。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2分)②期待“及时披露雾霾空气污染信息、发出污染预警”,这是对政府保证民众知情权的期待。公民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受法律保护,这也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基础。(3分)③期待“对污染企业采取限产限排措施”,这是对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期待。政府在经济建设中应该要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3分)④期待“限制机动车尤其是公车上路”、“宣传生活应对措施”,这是对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文化职能的期待,政府应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污染。(2分)

(3)①S市所采取的措施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目的是使人们减少疾病侵害,提高生活质量,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2分)

②关停高污染企业,大力发展旅游、媒体、通讯等产业,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体现了第一要义是发展。(2分)

⑨所采取的措施既推进经济建设,又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文明发展之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2分)

④增加财政投入,治理江河湖泊,帮助农村地区改善环境质量,体现了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2分)

题目分析:该题考查公民的监督权、政府的性质、原则和职能、科学发展观等知识点,第(1)问:图表题,考生还是注意其标题,分析其数据,注意数据间进行对比,即可得出:全国平均雾霾天数呈显著增加趋势,我国煤炭消费的比重从2001-2009年持续上升,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造成巨大的影响。第(2)问:分析公众对政府期待的合理性,考生可以从公民(公民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受法律保护,这也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基础)和政府(政府的性质、原则、经济建设职能、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文化职能)二个角度进行作答。第(3)问:考查科学发展观,体现类试题,考生注意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答即可:第一要义是发展、以人为本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注意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外阅读《绝版的周庄》(21分)

(1)你可以说不算太美,你是以自然朴实动人的。粗布的灰色上衣,白色的裙裾,缀以些许红色的小花及绿色的柳枝。清凌凌的流水柔成你的肌肤,双桥的钥匙恰倒好处地挂在腰间,最紧要的还在于眼睛的窗子,仲春时节半开半闭,掩不住招人的妩媚。仍是明代的晨阳吧,斜斜地照在你的肩头,将你半晦半明地写意出来。

(2)我真的不知道,你在那里等我,等我好久好久。我今天才来,我来晚了,以致使你这样沧桑。而你依然很美,周身透着迷人的韵致。真的,你还是那样纯秀、古典。只是不再含羞,大方地看着每一位来人。我真想揽你入怀。只是扑向你的人太多太多,你有些猝不及防,你本来已习惯的清静与孤寂被打破了。我看得出来,你已经有些厌倦与无奈。周庄,我来晚了。

(3)有人说,周庄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眼前即刻闪现出古苏州的模样。是的,苏州脱掉了罗衫长褂,苏州现代得多了。尽管手里还拿着丝绸的团扇,已远不是躲在深闺的旧模样。这样,周庄这位江南的古典秀女便名播四海了。然而,霓虹闪烁的舞厅和酒楼正在周庄四处崛起,周庄的操守能持久吗?

(4)参加“富贵茶庄”奠基仪式。颇负盛名的宝贵企业和颇负盛名的周庄联姻。而周庄的代表人物沈万三也名富,真是巧合。代表宝贵茶庄讲话的,是一位长发飘逸的女郎,周庄的首席则是位短发女子,又是巧合。富贵、茶、周庄、女子,几个字词在春雨中格外亮丽。回头望去,白蚬湖正闪着粼粼波光。

(5)想起了台湾的作家三毛,三毛爱浪游,三毛的足迹遍布全世界,三毛的长发沾的什么风都有。三毛一来到周庄就哭了,三毛搂着周庄像搂着久别的祖母。三毛心里其实很孤独。三毛没日没夜地跟周庄唠叨,吃着周庄做的小吃。三毛说,我还会来的,我一定会来的。三毛是哭着离去的,三毛离去时最后是亲了亲黄黄的油菜花,那是周庄递给她的黄手帕。周庄的遗憾在于没让三毛久久留下,三毛一离开周庄便陷入了更深的孤独,终于把自己交给了一双袜子。三毛临死时还念叨了一声周庄,周庄知道,周庄总这么说。

(6)入夜,乘一只小船,让桨轻轻划拨。时间刚过九点,周庄就早早睡了,是从没有电的明清时代养成的习惯?没有喧闹的声音没有电视的声音没有狗吠的声音。

(7)周庄睡在水上。水便是周庄的床。床很柔软,有时轻微地晃荡两下,那是周庄变换了一下姿势。周庄睡得很沉实。一只只船儿,是周庄摆放的鞋子,鞋子多半旧了,沾满了岁月的征尘。我为周庄守夜,守夜的还有桥头一株灿然的樱花。这花原本不是周庄的,如同我。我知道,打着鼾息的周庄,民族味儿很浓。

(8)忽就闻到了一股沁心润肺的芳香,幽幽长长地经过斜风细雨的过滤,纯净而湿润这是油菜花。早上来时,一片一片的黄花浓浓地包裹了古老的周庄。远远望去色彩反差那般强烈。现在这种香气正氤氲着周庄的梦境,那梦必也是有颜色的。

(9)坐在桥上,我就这么定定地看着周庄,从一块石板、一株小树、一只灯笼,到一幢老屋、一道流水。这么看着的时候,就慢慢沉入进去,感到时间的走动。感到水巷深处,哪家屋门开启,走出一位苍髯老者或纤秀女子,那是沈万三还是迷楼的阿金姑娘?周庄的夜,太容易让人生出幻觉。

小题1:请用文中词语概括周庄的形象特点.(3分)

                                               

小题2:见到周庄,作者连叹“我来晚了”。你认为第(2)段这两句话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

小题3:赵丽宏把周庄的小河比喻成“光带”“彩带”;本文第(7)段却说周庄“睡”在水上,水是周庄的“床”,船儿是“周庄摆放的鞋子”。两位作家的描写为什么大不一样?(4分)

小题4:文章以“绝版的周庄”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6分)

小题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中“仍是明代的晨阳吧”,“仍是”指周庄仍保留了古建筑群的原貌,“明代的晨阳”暗示周庄主要是明清建筑风格。

B.文章一、二两个自然段直接以“你”代替周庄,将之当做作者的梦中情人直接抒发对周庄强烈爱恋之情。

C.“周庄睡在水上”一是点明时间是夜晚,为下文守夜、梦境作铺垫,二是暗指周庄是水乡,又与文章第四段中“白蚬湖正闪着粼粼波光”相照应。

D.“守夜的还有桥头一株灿然的樱花”、“这花原本不是周庄的”,是说明周庄连一株移植的花都很刺目,何况“霓虹闪烁的舞厅和酒楼”!这样写表现出作者对周庄“操守能持久吗”的疑虑。E、“慢慢地沉入进去”是说在安静的夜晚,面对周庄的自然、人文景观,使“我”想到周庄的人文历史、超越时间的阻隔,融入到历史的氛围。

F、文章对周庄没有实景描绘,然而它浓郁气氛的营造,极具韵味的渲染,让人更从心灵深处体味到周庄的自然、人文景观之美。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