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1:我国三次产业在GDP中的占比
注:2011年,我国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与发达国家1971年的水平基本相当,也和当前东亚、东南亚国家的结构基本相当。我国目前总体上正在由工业化的中级发展阶段向高级发展阶段过渡。
图2: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生产总值全国占比
图3:2002-2011年城镇化率
注:发达国家城镇化率通常为80%。从国际经验看,城镇化率处于30%—70%的时期,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1)结合材料,分别指出图1、图2、图3包含的经济信息(9分)
(2)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科学发展。(15分)
(1)信息:①图1中我国第一产业在GDP的占比明显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产业占比有所提高,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仍然不协调。(3分)②图2中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均有所提高,东部、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均有所降低,说明全国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趋势。但从全国看,区域发展仍不平衡。(3分)③图3中我国城镇化率逐年提高,统筹城乡发展进展明显,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不高。(3分)
(2)①坚持科学发展观。(2分)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3分)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3分)④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分)⑤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分)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2分)
题目分析:(1)本题以图示加注释的形式考查学生们的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示及注释中的各项信息,并能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其反映出来的全部经济信息。对于图1,同学们既要看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又要看到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仍然不协调;对于图2,学生要看到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趋势,也要看到我国区域发展仍然不平衡;对于图3,同学们既要看到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也要考查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总之,解答此类问题,切忌片面化,要概括出图示反映的全面信息。
(2)本题要求学生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科学发展的措施。本题切口较小,直接考查学生对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学生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角度展开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