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前三季度广东省GDP、财政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比较

GDP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8.5%6.8%7.8%25080.619689.15
注:前三季度我省CPI上涨2.3%,财政总收入达到12221.39亿元,同比增长13.6%。前三季度全国GDP平均增速是7.7%

(1)材料一反映了我省什么经济现象?(5分)

材料二  2013年10月27日,第11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二期落下帷幕。从成交情况看,在全球经济未见明显起色情况下,欧美等传统市场消费水平普遍下降,但日用耐用生活品需求尚可。中高端及奢侈品产品需求持续低迷,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订单也多以短期订单和小单为主,促销品订单明显增多。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根据自身特点积极转型升级,不少企业依靠技术创新、产品设计以及品牌效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广交会组织的多场产品设计和市场定位等活动都吸引了众多企业参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凭借新颖的设计和创意稳定了出口并逐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广东如何积极应对外贸转型升级?(14分)

材料三 中共关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历次重大提法

时间与会议重大提法
1987年十三大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1992年十四大在分配制度上,兼顾效率与公平。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2002年十六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2007年十七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012年十八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请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正确把握“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重要意义。(9分)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2013年前三季度我省GDP、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处于持续增长势头,其中GDP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虽然跑赢了CPI,但低于GDP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5分)

(2)①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对外开放。(2分)

②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联动、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3分)

③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6分)

④在坚持“引进来”的同时,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3分)

(3)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即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因此,中共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有所不同。(3分)

②把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做到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6分)

(说明:如果考生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根本标准角度答题,言之有理皆可给分。)

题目分析:(1)该题是图表题,对图表信息根据表头、项目、数据和小注内容加以概括总结。主要分析GDP、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指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收入分配不合理党的现象。(2)该题是措施类题目,以外贸型企业如何应对当前的外贸形势为主线,考查学生对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回答的措施要结合材料内容加以分析,从我国企业面临的外贸形势及某些企业的正确做法上考虑采取的措施。(3)该题原理指向性明确,围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从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策略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然后阐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意义,结合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加以论述。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