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2010年10月15-18日,中 * * 党在北京召开了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 * *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议》起草过程中,中央组织了国内67个部门,1万多名专家参与研究,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起草组还分赴13个省区市深入调研,同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群众进行了深入交流。2010年8月,胡 * * * * 主持召开了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建议》稿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文件稿起草过程,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的生动实践。

材料二:转型——成为整个“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核心表述,这不仅包含让中国从“世界工厂”成为“世界市场”的经济转型,也包括从“国富民强”走向“民富国强”的社会转型。分工的细化、产业链的强大,形成了多元化的民富路径。简言之,民富是生产出来的。

材料三:《建议》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宏伟蓝图,在台湾岛内引起了巨大反响,认为这开启了大陆改革开放后的“第二次经济转型”,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注入新动力。台商积极筹划,全力争取“十二五”商机。有关人士指出:《建议》提出了包括新能源、电动车、生物育种、新医药等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台湾正在推动的六大新兴产业及新兴智能产业有很多相容之处,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结合材料一,分析《建议》起草过程的政治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民富是生产出来的”这一观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联系观和发展观”的相关知识,分析“十二五”期间两岸经贸合作的前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有助于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参与民主决策,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助于推进中 * * 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有助于发挥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参政议政作用,巩固中 * *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①题中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对个人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实现民富要促进生产的发展。②题中观点是片面的,分配政策影响人民收入水平。如果分配不合理,社会财富过多地集中在国家、企业或少数人手中,也难以真正实现民富。实现民富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保证居民收入、劳动报酬的合理比重。

(3)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应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两岸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联系,“十二五”期间,两岸在新兴产业、智能产业的合作将更加密切。②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十二五”规划开启了大陆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个经济转型,两岸要抓住这一契机深化经贸合作,促进两岸经贸合作实现新的飞跃。③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两岸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十二五”期间的经贸合作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合作前景广阔;两岸合作也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