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注:目前,美国城镇化率超过82%,德国城镇化率高达96%。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如韩国推行大城市主导型的城镇化,大力改善道路、水电等城镇基础设施,并发起“新农村”运动,推动乡村发展,迅速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但也加剧了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拉美地区是世界城镇化最快地区,但由于“赶超”过度,城镇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工业化所能吸纳的程度,出现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1)依据图表一,选出图表二中反映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数比率变化趋势的折线是_______,并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4分)
(2)综合上述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谈谈如何又好又快地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6分)
(1)①图表二中反映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变化趋势的折线是A。 (1分)
②图表一说明2007-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中国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图表二说明2007-2011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处于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处于上升趋势, 反映了城镇化率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3分)
(2)①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③加强宏观调控,发挥财政作用,着力解决城镇化过程中伴随产生的就业等民生问题。(每点各2分)
题目分析:(1)该题要明确第一产业是农业,农业的从业人员和城镇化的关系。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从业人员会减少,由此判断正确的折线。材料一是两个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需要学生准确概括,分别根据表头、项目、数据和小注内容加以概括。表一反映的是我国城镇化率的变化,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图二反映的是三大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说明城镇化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2)该题运用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中世界其他国家推进城镇化中的经验教训加以分析,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等角度提出合理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