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分)材料一 2013年1月31日,《中 *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真正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据调查,种粮户的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提高15%。同时,可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口和劳动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有关知识,回答如何确保“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能够成功。(8分)
材料二 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某校某班学生组织了一次“我的生活与国家经济发展”的主题讨论会。同学王某积极发言:“作为公民,生活方式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息息相关,每个公民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活动中去,为国家排忧解难应当成为每个公民的职责。”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每个公民应该如何参与。(9分)
(1)① 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分)
② 确保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成功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2分)
③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分)
④ 确保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成功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分)
(2)① 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和行动,每个公民都应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行动中负有责任、承担义务。(3分)
② 积极参与民主决策。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听证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等民主参与途径,积极参与有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3分)
③ 公民应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可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等民主监督途径,监督政府行为,推动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决策的贯彻与落实。(3分)
题目分析:(1)本题知识指向明确,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考生首先要调动知识,准确为知识定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以考生可以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等知识回答。(2)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公民的相关知识回答公民如何参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旨在考查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回答本题首先要调动与公民相关的知识。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公民的政治参与等等。根据材料,考生可以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知识回答。本题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