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材料一: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的经济成就
材料二:2006-2012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注: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8分)
(2)结合材料,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中。(14分)
(1)答案:材料一、二反映了2006年-2012年我国在GDP总量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科研经费投入和环境投资总额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每万元GDP的能耗和空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下降,
但是,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世界油气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说明我国在节能降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2)①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方面的科研投入,大力推进环境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②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③需要加强生产发展过程中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④需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到每一个企业和家庭。
题目分析:
(1)本题为图表题。图表题的分析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得满分不易。对图表题的分析既要关注表头,还要关注表中数据的变化,相同的看趋势,不同的找差距,要交待清楚。对于不同的图表还要分析其内在的联系,或者提炼出问题的实质。通过材料不难发现,材料一、二反映了2006年-2012年我国在GDP总量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世界油气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说明我国在节能降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2)本题知识指向明确,要求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知识回答。本题难度不大,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所以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考生可以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