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可入肺颗粒物,它也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元凶”之一。主要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通常会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大多数城市和农村人口均遭受到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国务院要求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材料三 为建设生态山东,山东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政府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构筑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网络公共平台,倾听民声民意,及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1)表述图表一和图表二所示的经济信息。(3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开展PM2.5监测和治理对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义。(10分)

(3)说明在解决材料三的问题上政府是如何做到科学民主决策的?(8分)

答案

(1)信息:图3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加剧;图4表明我国环保投资及占GDP比重不断增长;我国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3分)

(2)意义:①有利于促进企业改进技术,加强管理,节能减排,促进能源产业发展。②有利于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③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体现,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④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和科技创新。⑤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每要点2分,共10分)

(3)①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支持公民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2分)②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增强决策透明度;(2分)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2分)④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求真务实的作风。(2分)

题目分析:

(1)该题是图表题,要根据表头、项目和数据加以概括和总结。图表反映的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环保投资等数据和变化,与总结这些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概述我国在保护生态环境上的成就及不足。

(2)该题围绕我国开展PM2.5监测和治理,从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上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对环境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对国家和社会、企业、消费者、环境保护等具有重大意义,学生可以从由大到小的层次逐个分析。

(3)该题需要学生根据材料内容中山东省政府的做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拓宽民众参与决策的渠道的体现;“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有利于增强决策的透明度;“构筑与人民群众沟通的网络平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倾听民声民意”是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