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各地区、各部门采取强化目标责任、调整产业结构、实施重点工程、开展全民行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但原油加工、钢铁、乙烯等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都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我国火力发电标准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7%左右,酸雨、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等问题比较突出。
材料二:进入“十二五”时期,国务院对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总体安排, 国家发改委表示,将下更大力气推进结构调整,并把节能减排作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要采取措施,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支持企业围绕节能减排加快技术改造,进一步完善促进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措施。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假如你是一位专家,你会向上述企业负责人提出哪些节能降耗建议?
(3)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离不开政府的作为。你认为政府应该如何做?
(1)我国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能源资源消耗仍高于国际千里水平;环境问题突出。材料一、二为因果关系。材料二的政策措施有利于解决材料一反映的问题。
(2)①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②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运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能耗低、污染少的产业,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生产。③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3)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完善市场体系。②加强宏观调控。进行经济调节,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机制保障,为企业节能减排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市场监管,加大环境检测执法力度,限制和淘汰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保护公共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题目分析: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能源资源消耗仍高于国际千里水平;环境问题突出。材料一、二为因果关系。材料二的政策措施有利于解决材料一反映的问题。
(2)促进企业节能减排,企业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运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③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3)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政府角度看,应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进行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