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春,上海市在进行取消统购粮后的城市新规划设计时,决定拿出1/3的土地大搞植树造林,目的是改善市区的空气质量。读图,回答题。
小题1: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酸雨的温室效应,导致城市变暖
B.城市工厂、家庭炉灶、交通车辆大量消耗能源,释放的废热多
C.臭氧层的破坏,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
D.城市水域面积小,但空气湿度大小题2:根据城市环流原理,上海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放在( )
A.农村A
B.近郊区B
C.远郊区C
D.市区D小题3:正确表示市区与郊区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题目分析:
小题1:城市的气温较郊区高,主要是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故排放的废热多,而导致城市形成“热岛”。
小题2:根据图示的城市热力环流,由于近地面的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故在近郊区B进行植树造林可改善进入市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小题3:结合图示的城市热力环流,市区气温较郊区高,故盛行上升气流,则近地面形成低压;而郊区气温较市区低,盛行下沉气流,则近地面形成高压。根据等压面(等温面)弯曲的一般规律:等压(温)面向上凸处为高压(温)处;等压(温)面向下凹处为低压(温)处,故判断市区的等温面应向上凸,而等压面应向下凹,故图示A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城市热岛效应的基本原因、城郊热岛环流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并能结合城郊环流的气流垂直运动判断同一水平面上,市区与郊区之间的气温、气压高低差异,并能结合垂直方向上等压面弯曲的基本规律判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