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已知点C在线段AB上,线段AC=6cm,BC=4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1)求线段MN的长度;

(2)根据(1)的计算过程与结果,设AC+BC=a,其他条件不变,你能猜出MN的长度吗?请用一句简洁的表述你发现的规律。

答案

解:(1)因为AC=6,BC=4,

所以AB=BC+AC=10cm,

又因为点M是AC的中点,点N是BC的中点,

所以MC=AM=,CN=

所以MN=MC+CN==(AC+BC)==5cm;

(2)由(1)中已知当AB=10cm,求出MN=5cm,

分析(1)的推算过程可知,

故当AB=a时,

从而得到,线段上任一点把线段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的中点的距离等于原线段长度的一半。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在地球长期进化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向人们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人类未来的新能源是什么
自从1954年世界上首座试验性质的核电站在前苏联投入使用以来,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已达400多个。它主要是用中子轰击铀235或钚239,使原子核产生裂变,释放出大量能量。但是,用于核电站发电的裂变材料也是有限的,有专家估计,依照现行的核电站需要,地球上裂变材料用不到100年,因而许多专家认为,人类社会的未来能源将主要是聚变核能。
从太阳发出的似乎是无穷无尽的光和热以及氢弹的巨大威力上,我们可以看到氢元素的核聚变反应会释放大量的能量。据测算,一升水中所含有的氢的同位素——氘,发生核聚变反应所放出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的能量。这就是说,地球现存的氘等聚变材料可供人类使用亿万年。所谓核聚变反应,就是在两个氢原子核充分接近时,它们之间的引力将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同时放出大量能量。但是要使两个氢元素的原子核充分接近,就必须把它们加热到上亿度的高温才能克服相互间的静电斥力。而要使足够多的原子核有发生核聚变的机会,还必须把一定量的上亿度的反应材料约束足够长的时间。这正是受控核聚变研究的难题所在。从科学家们认识到核聚变将成为人类社会有希望的能源以来,已有半个世纪了。在发达国家中,受控核聚变研究已面临着科学上的突破,预计下世纪中示范性的商用核聚变反应堆将会问世。

比较“核裂变”与“核聚变”,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核反应的条件相同

B.核反应的原理不同

C.都通过原子核反应获取能量

D.核变材料蕴藏量前者少,后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