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

注: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据工信部测算,2012年我国信息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3%,预计到2015年信息消费占GDP的比重将会超过4.5%,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材料二: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信息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说明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6分)

(2)促进信息消费对我们把握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有何意义?(6分)

答案

(1)近几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保持较快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分)说明了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2分)但我国的人均信息消费量和美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信息消费产业有待提升。(2分)

(2)①促进信息消费,有利于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促进信息消费,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促进信息消费,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每点2分,共6分

题目分析:(1)图表型材料题一般由题目、图表、备注(注释)三步分组成。从设问的角度来看,一般是通过比较来反映经济的变化、发展、差距等问题,进而阐明一些原理、观点或规律,有些试题还要求考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设问是分析说明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但我国的人均信息消费量和美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等知识点来展开。

(2)“意义型”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是经济意义、还是政治意义、或者是经济政治意义。其次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还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本题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我们需要展开知识点,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去说明。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