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在上图中写出标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
(2)若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制取和收集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反应的表达式为 ,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水槽中出现紫红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实验结束时,应该先 ,后 ,目的为了 。若用E装置收集O2,应在
时开始收集;若用C装置收集O2,验满的方法是 。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_______。若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____(填序号)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②用体积较小的反应容器③加热反应物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药品是_____和 (填名称),反应的表达式是____ _____。若用C装置收集CO2,验满的方法是 。为了得到二氧化碳气体,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上图所示的F发生装置。你认为可行吗? ,若不合理,应如何改正? 。
(5)加热铜绿应选择 装置进行实验(填装置序号),反应表达式为 。若实验结束发现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6)联想: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得氨气。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制取氨气应选择 装置(填装置序号)。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CuO)反应的表达式 。
(1)① 分液漏斗 ② 锥形瓶 。
(2) AC, , 管口未塞棉花 ;撤导管 , 熄灭酒精灯 , 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 ,管口出现连续均匀气泡 ;
带火星木条放瓶口,复燃则满 。
(3) B , 。 。
(4) 石灰石、大理石 和 稀盐酸 , CaCO3 + HCl — CaCl2 + CO2 + H2O 。
燃着木条放瓶口熄灭则满 。 不可行 , 长颈漏斗下端应液封 。
(5) A ,。 管口未朝下(答案合理即可) 。
(6) AD , 。
(1)分液漏斗、锥形瓶是初中实验室常见仪器,故①为分液漏斗、 ②为锥形瓶;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固体加热制气装置,要收集干燥的氧气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故填AC;反应表达式为;若用E排水法收集氧气,水呈紫红色,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高锰酸钾粉末被气流吹进水槽造成;实验结束后应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以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若用E排水法收集气体,应等到瓶口处出现连续均匀气泡时开始收集气体;若用C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木条放瓶口,复燃则说明已经收集满了。
(3)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固液制气装置B,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水+氧气,若反应速率过快应利用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故选①;
(4)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表达式为CaCO3 + HCl — CaCl2 + CO2 + H2O;若用装置C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将燃着木条放瓶口来验满,木条熄灭则说明满了;由于F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未深入液面以下,故不可以,应改为用液体封住。
(5)加热固体铜绿应选择装置A,反应表达式为;试管破裂原因可能是由于试管口未朝下倾斜,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6)氨气制取是固体加热制得,故发生装置应选A装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故收集装置选择D向下排空气法;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氨气和氧化铜(CuO)反应的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