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患者,男,56岁,原发性肝癌,行肝叶切除术后,出现嗜睡、烦躁不安、黄疸,考虑为肝性脑病,下列护理措施哪项不正确()。

A.给予高蛋白饮食

B.禁用肥皂水灌肠

C.便秘时可口服乳果糖

D.给予富含支链氨基酸的制剂

E.使用降血氨药物

答案

参考答案:A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各题。

荷叶咏

郑伯琛

  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从湖上飘来,愈往前走便愈分明地看出湖上的那一片墨绿。到了,荷花洲!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星罗棋布亭亭玉立的荷花。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皎无瑕;怒放的,嫩蕊摇芳;含苞的,娇羞欲语;再加上绿盖叠翠、青盘滚珠,好一幅迷人景色。

  我在一块大青石上坐下。凝神思索,古人许多咏荷的诗句纷至沓来……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曾幻想”集芙蓉以为裳“。魏晋时曹植以荷花的美形容过他理想中的洛神:“迫而繁之,灼若芙蓉出绿波。”白居易则描绘了荷花不枝不蔓,不容亵玩的品格:“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另外,不少诗人或取其清新,或取其艳丽,写过许多秀丽如画的佳句。

  忽然,一阵凉风吹来,一阵清香袭来,田田荷叶轻轻摇动,把颗颗珍珠倾入湖中。我的联想中断了。看看眼前的景象,一个奇异的念头油然而生,而且夹杂着一丝隐隐的不平之气。我大胆设想:如果去掉荷叶,只留下一枝枝光杆儿荷花,茕茕孑立,景色还能这样迷人吗?从美学意义上讲,荷叶是美的一个组成部分,失去了这部分也就失去了美。再从生物学意义

  上看,没有叶子,便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便绝对长不出这些漂亮的荷花以至莲蓬和藕。难道那些荷叶就不值得歌颂吗?难道它们只能作为一种陪衬出现在古人的诗中吗?

  是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中,多少年来默默无言地居于人们强加给它的陪衬地位,上催芙蓉赤,下助玉藕白。盛夏时候,它们从不与人争风,反而像把团扇把阵阵清风送来。这是一种多么朴实无华的品格!它们又是无私的,久旱初雨,它们一点一滴都不沾唇,而总是小心地把水积存起来,那该是留给湖中鱼儿的吧!当风雨袭来时,他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压,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护持着朵朵荷花;当烈日吐火时,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阴凉处的鱼虾游戏。他们襟怀坦荡,外直中通,日月都能囊括在心中,当人们把荷叶从茎部掐断时,千丝万缕连着根,那是它们不忘湖塘养育之恩的证明。

  荷叶对人类是很有益处的,作为药材,它可以去热清火;作为特殊的包装材料,它不怕水浸。另外,荷叶煮成的荷叶粥,碧绿馨香,清爽可口,……它本身有用,而且帮助生长了于人类有用的莲蓬和藕。它本身美,而且创造了荷花的美。但最吸引我的不在这些,也不在荷叶的自然。最吸引我的是荷叶的精神美。

  我爱荷叶,故作荷叶咏。

1.第2、3两自然段都是描写荷花的段落,但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不同,说说他们分别采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4自然段“忽然,一阵凉风吹来……把颗颗珍珠倾入湖中”这句话中“珍珠”指的是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4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一段中作者所说的“一丝隐隐的不平之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第5自然段的内容概括“荷叶的精神美”的主要内容。(用书上的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6自然段对荷叶的功用作进一步说明,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的文眼(点睛之笔)是文章中的哪一句话,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归田赋
张衡

        游都邑永久,无明略以时;徒临川以羡鱼,河清乎未期①;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②。谅天道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③。焉逍遥,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魦鰡④。
        于时曜灵俄景⑤,系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注:①临川以羡鱼,比喻自己空有愿望而无法付诸实践。河清,喻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②蔡子,战国时燕国的辩士蔡泽;唐生,即唐举。蔡泽游学诸侯,未发迹时,曾请唐举看相,后入秦,代范睢为秦相。③王雎(jū),鸟名,即鱼鹰。仓庚(cāng gēng),鸟名,即黄莺。颉颃(xiéháng),鸟上下飞翔的样子。④魦鰡(shā liú),一种小鱼,常伏在水底沙上。⑤曜( yào)灵,太阳。俄景,日影偏斜,指天色将暮。
1.下列语句中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明略以时    佐:匡扶。   
B.河清乎未期    俟:依靠。   
C。尔乃龙吟泽    方:大的。   
D.虽日夕而忘    劬:劳苦。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游都邑永久     ②农人告余春及   
B.①谅天道微昧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   
C.①触矢毙     ②门虽设常关   
D.①焉逍遥     ②苟纵心物外
3.下面六句话中,全部能表现“归田之乐”的一组是(  )   
①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②原隰郁茂,百草滋荣   
③仰飞纤缴,俯钓长流   
④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   
⑤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   
⑥苟纵心予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A. ②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①④⑥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文开篇交代了归隐的真正原因是在京都做官时间已久,没有高明的谋略辅佐君王。  
B.“交颈颉颃”“关关嘤嘤”,形象地描绘了田园山林那种和谐欢快、神和气清的景色。  
C.“触矢而毙,贪饵吞钩”,既反映了作者野外捕获猎物的悠闲之情,又颇含自诫之意。  
D.这篇小赋虽然篇章短小精悍,却准确地表现了张衡在仕途遇到挫折后归隐田园之志。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