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读图填空题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_________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下列材料或用具中: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②玻璃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灭菌的是_________;需要消毒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6)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由于土样不同  ②由于培养基被污染  ③由于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7)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细菌体内的___________将尿素分解为氨,pH增高,使指示剂变红色。

答案

(1)不能    缺少植物激素(或缺少植物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2)筛选目的菌    选择

(3)尿素    葡萄糖    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4)稀释涂布平板(平板划线)

(5)①和②     ③

(6)①②③

(7)酚红指示剂    脲酶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2006年3月4日,中 * * * * 、国家 * * 、中央军委 * * 胡 * * 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委时,精辟概括和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

材料二:2006年5月30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中 * * 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要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机关、进单位、进军营;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

假如你所在的班上要组织一次“学习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做文明学生”的主题班会,请你以组织者或参与者的角色解决下列问题:

(1)请你设计出这次主题班会的基本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所学知识与同学们谈谈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别找出你所在班上最突出的三种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符的行为和相悖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为本班筹划几种能有效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