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某市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对比表

某市部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状况

 占企业比重产值增速利润增速能耗增速
金属加工25%40%10%60%
造纸业20%25%12.5%70%
新能源5%80%81%7%
电子信息8%98%90%9%
 

材料二:该市根据当地实际,积极响应十八大号召,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鼓励支持传统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实行强制性的整体退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投入巨资恢复植被、修复生态,建设森林公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稳步增长的科学发展道路。

材料三: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着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1)结合材料一中的信息,说明该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道理。(3分)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实现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稳步增长的。(14分)

(3)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实现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因。(7分)

答案

(1)新兴产业经济效益高,能耗低,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分)

(2)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该市根据当地实际走出了一条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稳步增长的科学发展道路。(2分)

②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实行强制性整体退出;发挥财政作用,投巨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3分)

③坚持创新驱动战略。该市支持传统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3分)

④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该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三大产业的协同发展。(3分)

⑤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该市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3分)

(3)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社会历史性。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反映并维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了广大人民崇尚美好建设美丽中国的心愿,(3分)做到了价值观念与时俱进。(1分)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能够对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2分)

题目分析:(1)本题考查发展新型产业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以及概括和总结能力。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把信息描述出来并指出原因。通过阅读不难发现,新兴产业经济效益高,能耗低,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读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本题为措施类主观题,回答本题要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该市的具体做法中概括出基本的经济学原理。通过阅读材料,考生可以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家的宏观调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回答。

(3)本题知识指向明确,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包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以及判断标准等知识。结合材料,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实现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的表现, 也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发展规律,所以要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本题难度不大。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