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糖类物质的正确定义为()。

A.糖类物质是一类多元醇的衍生物

B.糖类物质是一类多元醛的衍生物

C.糖类物质是一类多元醇的醛衍生物或酮的衍生物

D.糖类物质是一类多元酸的衍生物

E.糖类物质是一类多元醇的酸衍生物或醛的衍生物或酮的衍生物

答案

参考答案:C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边的文章,完成5-7题。

发现细胞的生命时钟

每个人的一生几乎可以用“生老病死”四个字来概括,“生、病、死”对于现代科技来说已经不再是个秘密,只有“人为什么会老”这个问题至今也没有完全搞清楚。200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重大发现就与这个主题有关。

1910年,美国生物学家罗斯哈里发明了细胞的体外培养技术。这种技术把动物的组织从体内切割下来,放在体液中培养,这些细胞不仅能存活,还能分裂和生长。上世纪6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海佛烈克把从鸡胚胎的心脏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成纤维细胞”放在鸡血清中培养。在实验过程中,他发现即使在最适合的条件下,鸡的成纤维细胞也无法无限繁殖下去,而是大概分裂了50代后就停止了。后来,无数实验证实:大部分正常体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并不能无限分裂,而只能在分裂一定次数后就停止了。这个次数叫“海佛烈克极限”。人们后来还发现,从人的胚胎中分离出来的成纤维细胞能够在体外分裂40-60次,而从成年人身上分离的成纤维细胞只能分裂20次。另外,小鼠、鸡、人、龟的寿命依次增大,而他们的胚胎中的成纤维细胞的分裂次数也依次增加,小鼠为14-28次,鸡为15-35次,人为40-60次,龟则在100次以上。人们还注意到,有些细胞并不存在“海佛烈克极限”,它们可以无限分裂、繁殖下去,比如生殖细胞和癌细胞。

2009年,诺贝尔生物奖获得者美国的三位生物学家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机制:染色体中端粒的作用以及发现合成端粒的端粒酶。在染色体的两端有一个像帽子一样的特殊结构,这就是端粒。美国科学家发现细胞中有一种叫端粒酶的蛋白质,它的作用是帮助合成端粒或者修复端粒,使之不因细胞分裂而受损。科学家发现,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次,到了端粒不能再缩短的时候,细胞分裂能力也就达到了“海佛烈克极限”。因为细胞能够分裂的次数似乎与端粒的长度成正比,所以端粒被称为细胞的“生命时钟”。

2008年,西班牙的科学家将端粒酶植入小白鼠的干细胞中,这些小白鼠的寿命比正常情况下的小白鼠延长了50%。由此科学家们提出假说:生殖细胞能够通过维持其端粒酶的活性而保持端粒的长度。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端粒酶的活性被抑制了,所以体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端粒变得越来越短,直至达到“海佛烈克极限”而停止分裂。而癌细胞通过重新激活其端粒酶,维持端粒长度而超越了“海佛烈克极限”。端粒酶与端粒各自的作用机制,目前还没有研究清楚,但今年获奖的这项发现对癌症和衰老的研究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小题1:下列对“海佛烈克极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佛烈克极限”指因为生物细胞染色体两端的端粒有分裂次数极限而使细胞停止分裂的现象。

B.细胞能够在体外分裂的次数,随着提供者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C.一个物种寿命越长,“海佛烈克极限”越大。

D.对所有的细胞来说,达到“海佛烈克极限”就会停止分裂,然后细胞就会死亡。小题2: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细胞中端粒酶的作用是帮助合成端粒和修复端粒,使之不因细胞分裂而受损。

B.大部分正常细胞接近“海佛烈克极限”时,其染色体的端粒变短了。

C.西班牙科学家将端粒酶植入小白鼠的干细胞中,它们的寿命比正常情况下的小白鼠延长了一半。

D.癌细胞通过重新激活其端粒酶,使其在分裂时端粒不会缩短,从而无限分裂、繁殖下去。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对细胞端粒的作用及合成端粒的端粒酶的发现,解决了人类衰老及患癌症的难题。

B.尽管目前在解开人类“为什么会老”之谜上已迈出了重要一步,但许多问题仍处在“谜”雾之中。

C.随着科技发展,只要保证人体细胞能无限分裂下去,人就可以长生不老,不会死亡。

D.科学家们一旦弄清楚端粒酶与端粒各自的作用机制,就可以掌握人类生老病死的全部秘密。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小题。 

“垂直绿化”为森林重庆添彩

  树不种在地上,能种在哪里?上海世博会给出了答案,种在墙上。上海世博会上,很多建筑都使用了“垂直绿化”的概念,主题馆外的一面总面积5000平方米的植物墙更是创下“世界第一”。      

  这给正在努力建设“森林重庆”的我们以启示,能不能化钢筋水泥为绿色幕墙,打造一个真正置身森林的城市?     

  “垂直绿化”遍布世博会       钢结构的大型建筑外立面,植物能“爬”上墙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吗?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出的答案是:能。      

  在上海世博会上,很多馆都大面积使用了绿色植物墙。A.在法国馆内,整个建筑的中心区域都是“植物墙”,绿意盎然。位于城市最佳实践区的阿尔萨斯案例馆,倾斜的屋顶也变成了一片巨大的绿色植物墙。     

  主题馆的东、西两个立面,不是传统的玻璃幕墙,同样也是采用垂直绿化技术的生态绿墙,5000平方米的总面积堪称目前世界最大。在越来越拥挤的城市,“垂直绿化”似乎已经代表了未来生态建筑的发展方向。     

  “植物墙”的功效不仅仅是美观,墙壁立面垂直绿化还会为整幢建筑隔热、保温,减少空调系统能耗20%以上。防暑抗寒温差超过50℃

   做大面积植物墙,关键技术之一是选择最合适的植物品种上墙。以往园林部门做墙面绿化、立体绿化,大多选择的是爬山虎等攀缘植物或者草本类植物。而要在钢结构外墙上“布绿”,而且“植物墙”数年之内不枯不落叶,植物色彩还要四季有变化,世博会最终尝试用小灌木做“植物墙”的绿化材料。    

  “为了寻找到最合适的植物品种,世博会把初选出来的29种植物,送入‘魔鬼训练营’进行测试”。所谓“魔鬼训练营”,就是最恶劣的气候、环境条件,比如,车流滚滚的大马路边上,用作车道、人行道隔离带的灌木植物红叶石楠,长年累月经受着油污、尘土的考验却依旧生长良好。B.红叶石楠就拿到了“入选门票”,常绿六道木、亮绿忍冬、金森女贞、花叶络石等4种植物也同样从“魔鬼训练营”顺利“毕业”。     

  植物墙所选择的植物还必须经过防暑抗寒的温度测试。植物墙的设计寿命至少在3年以上,所以必须经历寒冬和酷暑的考验,从最极端的零下10℃低温到40℃的酷暑,植物墙要经受的上下温差超过50℃。世博会挑选的这些植物大半年时间测试下来,都没有问题。   

  重庆也适合搞“垂直绿化”     

重庆适不适合这样的“垂直绿化”技术呢?当然适合。“垂直绿化”这个技术其实并不难,最主要的就是选择好适合你这个城市气候的植物。重庆冬冷夏热,气候温差还不如上海大,这次选用的很多植物都应该适用。    

  重庆气候潮湿,长在建筑表皮的植物不会长虫吗?据介绍,研究人员专门研发了一种用作植物墙的栽培介质,全部采用绿化垃圾中的枯枝落叶等有机废弃物作为植物生长的主要“土壤”和肥料,还可以添加椰丝等植物纤维为原料,这种特殊配方不仅能满足植物2年内正常生长的需要,还具备轻质保水、无异味、不易发生病虫害、不脱落、能与根系紧密结合成一体的优点。

1.阅读“防暑抗寒温差超过50℃”部分回答,“垂直绿化”技术为什么能够遍布世博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请为“垂直绿化”下一个定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文中划横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它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行文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多使用问句,请简要分析使用问句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主体第二部分结尾划线句说,“世博会挑选的这些植物大半年时间测试下来,都没有问题”。结合下面链接资料探究,测试时间确定为大半年是否科学?为什么?

链接资料:“植物墙的设计寿命至少在3年以上,所以必须经历寒冬和酷暑的考验,从最极端的零下10℃低温到40℃的酷暑,植物墙要经受的上下温差超过50℃。”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