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当时“激进主义思潮情绪化”的结果,打断了当时通过改良走上近代化的进程,结果出现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请回答:

(1)1911年10月10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 ______ 省______ 发动了起义。

起义胜利后成立了_______。

(2)结合史实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3)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这体现了什么哲理?

答案

(1)湖北 武昌 湖北军政府 (2)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戊戌变法失败客观上宣告了改良主义的破产,革命已成为时代的主流。《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不可能担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施的新政,加重了人民负担。“预备立宪”不仅使立宪派失望分化,连汉族地主官僚也更加离心。因而事实上不存在通过清政府的改良实现近代化的可能。辛亥革命是当时各阶级力量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而非“激进主义思潮情绪化”的产物。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近代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的产物,它是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不彻底的表现,而不是辛亥革命的必然结果。上述观点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而没有看清事物的本质,颠倒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3)发展是指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无论以何种面目出现,违背客观发展规律、没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是旧事物。划分新旧事物的标准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从事物发展的趋势看,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称为前进性;从事物发展的道路上来看,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称为曲折性。事物的发展是前进与曲折的统一,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这就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考查如何正确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道路上的地位。(1)问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2)问从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入手分析。(3)问从政治学科的知识入手作答。

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