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材料一 锋在移动过程中,受到地形的影响,其性质和锋面附近的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改变。下图为庐山对锋的阻滞示意图。

材料二 1961~1970年间庐山附近两地各月降水量(mm)表

站名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年总量
星子县37.764.1131.4176.9224.7271.5163.685.549.43466.838.61 344.2
九江市47.675.3133.3166.3202.9218.6140.184.262.647.773.647.81 300.0
(1)结合材料一,分析庐山云雾的形成过程。

(2)依据材料二,分析庐山附近两地6~8月降水量变化的共同特点及其成因。

答案

(1)冷锋在往东南移动过程中,受山地阻挡,前进受阻,并被迫停留在山前地带,转变为准静止锋。同时气流遇山地抬升,温度降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因而多云雾。

(2)降水量逐月减少。6月份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出现梅雨天气,降水丰富。8月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1)图中显示庐山东北和西南部有冷锋向东南移动,而庐山西北部出现了准静止锋,可推知该准静止锋就是冷锋受庐山阻挡形成的;气流受山地阻挡后,必然出现上升运动,而使水汽降温凝结,多云雾。

(2)注意问的是降水量变化,从表中数据可看出6~8月降水量逐渐下降;长江中下游6月出现梅雨天气而降水多,8月受副高控制出现伏旱天气而降水少。

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