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注:1917年上海厂开工后的产品销售量未计入)

读上图,民国初年南洋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2分)导致出现这种营业状况的客观条件是什么?(4分)

材料二  民国初年长江三角洲地区      材料三 轻重工业发展示意图

民族工业分布示意

根据材料二(左图),分析民国初年与同时期的其他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特别快的原因?(3分)

根据材料三(右图),概述民国初年我国轻重工业的发展状况,(3分)并分析1913年到1919年冶炼业发展态势形成的原因。(4分)

答案

(1) 状况:迅速上升。(2分)客观条件:辛亥革命创造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国际市场的环境;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市场。(4分)

(2) 交通便利,区域内有运河、长江;南京、上海等地较早开放为通商口岸;靠近当时的政治中心南京,受辛亥革命影响深刻;明清时期该地区纺织业基础较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张謇、荣宗敬、荣德生为本地人氏,便于在家乡办厂。(每答一点给1分,不超过3分)

(3) 材料三反映了民国初年我国轻重工业的发展不平衡状况,即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发展缓慢。(3分)

出现冶炼业(重工业)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的机器采矿业(或者中国的重工业资源被掠夺);民族工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4分)

问答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