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目前,“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语汇并迅速走红。

材料一 实现中国梦,需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 * * * * 习 * * 指出,我们肩负对人民的责任,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2分)

材料二 成就中国梦,需要你我共同努力,中国梦是民族复兴之梦,也是在复兴过程中每个个体自我实现之梦,强国梦属于国家,也属于每个中国人,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

(2)根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公民和政府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成就中国梦。(12分)

答案

(1)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实现共同富裕。③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有效的收入调节,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④促进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就业是人们获得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途径。(每个要点3分)

(2)公民:①树立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养,珍惜公民权利,自觉承担公民义务。②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支持、监督政府工作。(每个要点2分)

政府:①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②认真履行管理与服务的职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③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④自觉接受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每个要点2分)

第(1)问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考查如何才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中人民的期盼,可从发展生产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扩大就业等角度回答。第(2)问考查学生运用公民和政府的知识阐释如何成就中国梦,要分别从公民和政府两个角度说明怎样做。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任何时代的近现代史都是史学家的研究中心。史学容易触犯政治禁忌,成为文字狱和其他变相文字狱的主要对象。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史狱。朴学反是,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文字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在其范围内的诸子、古史考证、地理、方志等等,都和政治现实没有直接关系。清代顺、康、雍、乾文网太密,文字狱大兴之后,史学因为首当其冲而大衰,考证学因为可以避祸而极盛,便是明证。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经的时期特别长,君主权威无限大,一切都被严密控制,学术界便越来越明显地出现这种极其反常的怪现象: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为集中点,越古越厚,越今越薄,甚至有古无今,许多学者都成为“信而好古”者。这自然是由于统治者极端专制和极端愚民造成的,而学术界死气沉沉,学术家畏难避祸,以古代史为防空洞、避风港,也是无法辩解和否认的原因。明末清初许多伟大的史学家,在国变之后,毅然决然地都要集中余生精力,就亲身见闻去私著《明史》。《明史》就是他们的近代史。当时,从学术界老前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到万斯同、全祖望等大史学家,多专心致志私著《明史》,把私著《明史》看作高于一切的神圣任务。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是难以比拟的,因为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敢于写到“今上”即当代史。在明代以前,如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书》,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均属隔代修史,而且由于官修,那是根本谈不上史德问题的。在清代以后,如民国初年以清朝遗老为主官修的《清史稿》,等于清王朝的奴才为清王朝的主子服务,也是可鄙的。只有明清问的一大群史学家敢于不惜牺牲、无所畏惧地私著信史实录,确为难能可贵,这是中国史学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由此可见史学是以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历史为中心的,历史科学工作者必须是大智大勇者,缺乏勇敢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

依据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史学的主要任务是记述近现代事实,但历代史学家却都是“信而好古”者

B.统治者极端专制和极端愚民,造成了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为集中点的反常怪现象

C.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万斯同、全祖望等人是大智大勇、不畏牺牲的伟大历史学家,他们著的《明史》是一部堪与《史记》相媲美的史书

D.《清史稿》虽然是一部近代史,但并不具备真正的史学精神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