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在经济学上,人口红利是指随着劳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上升,所带来的经济成长效应。据测算,2010年至2020年我国劳动人口将减少2900多万人,由此产生的结果可能有

①我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上升            ②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

③劳动者不再需要竞争就业              ④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题中材料“2010年至2020年我国劳动人口将减少2900多万人”,表明我国人口红利逐渐衰减,这会使我国企业的用工成本增加,产品国际竞争力会减弱。据此可以选出①项,排除②项;③项中“劳动者不再需要竞争就业”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劳动人口的减少、人口红利的衰减、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故④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的官制,是沿袭秦朝的。秦制则是沿自列国时代。中央最高的官为相。秦有左、右,汉通常只设一丞相。丞相之副为御史大夫。武官统称为尉。中央最高的武官,谓之太尉。这是秦及汉初的制度。……又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卿。……三公分部九卿,亦无理论根据。有大事仍合议。 

——《吕思勉讲中国文化》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頡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明皇祖训》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秦与汉初在中央实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在当时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2)秦汉的这种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从汉武帝时就着手解决,最终演变成材料二中的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朱元璋废丞相的理由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上,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