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老师教学生画苹果。中国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的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注意我是怎样画成的。”--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

日本老师手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但这个苹果不能吃,因为只有一个,而且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画苹果。”然后,将苹果放在讲台上,“现在,大家可以画苹果了。”--苹果还在,学生有了观察的对象,第一次画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画得就有些像苹果了。

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了,许多同学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画苹果。”--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画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

问题:结合教师职业理念的相关知识,分析美、日、中三国教育的差异。

答案

参考答案:

中国的教育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教师画好,学生参照着画,没有给学生创造发挥的空间;日本的教育教学条件相对宽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适度自主学习;美国的教育则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方式,要求学生不仅要自己理解,还要有所创新。

案例中三个国家的教育给我们的启示在于,素质教育实施的必要性。人的素质是一个有机整体,素质教育也是一个有机整体。素质教育不是针对部分学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不是压抑学生发展的"片面教育",而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全面教育":不是追求升学率的"被动教育",而是鼓励学生热爱学习、创新思考和乐观生活的"主动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本质不同。

第一,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顾抓升学率;第二,素质教育重视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试教育只按考试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第三,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只注重向学生传授考试技能;第四,素质教育重视引导学生把知识内化成自身素质,应试教育只要求学生在考试时能完整复述所学内容。

单项选择题

一般情况:王老太太,丧偶退休,现生活在养老院。
案例介绍:王老太太退休后,由于身体不好,儿女又不在身边,所以就一直住在一家养老院里。王老太太爱抱怨,只要一看见护士,她就开始抱怨起周围的事物,说伙食不好啦,房间不干净,周围的病人经常打扰她休息,诉说自己有这样那样的不舒服。护士们总是耐心地听她抱怨并试着安慰她。但是一年下来,王老太太的抱怨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越来越多,在她眼里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好的了。护士们希望能有什么办法使王老太太的抱怨减少一些,不要这样整天不开心,因而求助心理门诊。心理医生要求护士做三件事:第一,不论何时看见王老太太,都要马上对她说些积极的事情;第二,不管什么时候王老太太自己说了什么好事儿,护士必须马上放下手里的工作,对她微笑并主动倾听,对她所说的事情表示关注。而且,只要王老太太一直在说积极的事,护士就应该坚持听下去(当然这时护士可以边听边做事情);第三,只要王老太太一开始说起消极的事情,护士就可以借故离去或装作很忙而无法倾听,但只要她一停止抱怨并讲些积极的事情,护士就重新停下工作以注意她的谈话。
所有的护士都坚持执行了这个计划。数周之后,王老太太谈论的积极事情越来越多,而抱怨则越来越少,她看上去快乐多了,护士们也都很喜欢和她在一起。

该心理医生所采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是( )。

A.系统脱敏法

B.阳性强化法

C.厌恶疗法

D.自我控制法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