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管理学中,管理人员对当前的实际工作是否符合计划而进行测定并促使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被称为()
A.领导
B.组织
C.创新
D.控制
E.计划
参考答案:D
在中 * * 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会上习 * * * * 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这需要
A.保护非公有制经济,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B.限制中央企业发展,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环境
D.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读下面《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小题1:根据选段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在后面的括号里打“√”或“×”(2分)
A.物候学就是观察物候现象的科学。()
B.研究物候现象所用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C.“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中“这里”指“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D.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小题2:文中划横线一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