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国际上的海洋竞争日趋激烈。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围绕“兴海强国 共筑梦想”,某校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聚焦海洋资源

物质资源海洋蕴藏着地球上80%的生物资源,其中的渔业资源等是人类食品的重要来源,海洋水产品往往富含优质蛋白质;海底还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各类矿产资源。
空间资源人们可以建海底隧道、跨海桥梁和海上机场,甚至可建海洋空间站。以阳光、沙滩以及海岛丰富的历史文化为基础,可以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业。
海运通道国际贸易中的货物多数是通过远洋运输来实现的。我国80%的外贸进出口货物是通过海洋运输来完成的。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深化,国际经济不断融合。
海洋能源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海洋能源具有可再生性,是清洁能源,是21世纪人类值得重视的替代能源。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经济意义。(8分)

★发展海洋科技

科技的支撑和引领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我国“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深海装备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一跨越是“蛟龙”号团队团结协作,攻克一项项关键技术难题的结果。“蛟龙”号已经成为中国经略海洋的先行官,引领着我国建造更先进的装备去探索海洋。

(2)结合材料,请谈谈创新的辩证法依据。(12分)

★增强海洋意识

中国是海洋大国,但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海洋生态环境、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管理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专家呼吁:要从青少年开始普及海洋知识,教科书里不能只讲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领土,还要讲我们主张的300万平方公里的海疆;要在社会上展开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人们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对此,同学们纷纷在微博上发表看法。

(3)假如你也有微博,请尝试在自己的微博上,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专家观点的合理性。(10分)

答案

(1)①利用海洋资源可以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资源支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分)

②通过发展海洋产业,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分)

③通过远洋运输,可以发展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2分)

④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事关中 * * 的可持续发展和伟大复兴。(2分)

(2)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一定意义上发展就是创新。没有装备技术上的创新,中国就不可能建成海洋强国。(4分)

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通过攻克一项项关键技术难题,实现我国深海装备技术的跨越式发展。(4分)

③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海洋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深海装备技术必须不断取得新突破。(4分)

(3)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通过教科书普及海洋知识,能有效增强人们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2分)

②开展文化活动是文化影响人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有利于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2分)

③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关于海洋重要性的认识对建设海洋强国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3分)

④文化影响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全民族海洋意识的增强,能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3分)

题目分析:

(1)本题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回答此类问答题时,要注意三点,首先要注意的是要进口材料,从材料中寻找突破口,本题材料中的突破口就是“物质资源、空间资源、海运通道、海洋能源”相应空栏目中的信息;其次是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三是分析时,要按照由近及远、由部分到整体的原则进行即可。

(2)本题设问要求谈谈创新的辩证法的依据,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只需要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说明即可。首先考生可以从发展的观点,发展的实质的角度分析说明;其次可以从辩证否定时联系的环节、是发展的环节的角度分析说明;最后可以从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角度分析说明。

(3)考生在回答本题时,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是本题属于分析说明型的解答题,说明其合理性需要说明此观点符合的理论;其次要知道材料中专家的观点指的是“要从青少年开始普及海洋知识,教科书里不能只讲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领土,还要讲我们主张的300万平方公里的海疆;要在社会上展开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人们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的观点。考生可以调用教育的作用、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特点、表现等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说明。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