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

材料二:

文已循途东归,自美到欧,皆密吾要人,中立之约甚固……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电告国内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洲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至。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

——《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1912年1月

材料三: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出了一份考卷,应考者300多人,有一道题要求考生列举崇拜的人物,统计结果是:崇拜孔子157人,孟子61人,孙文17人,颜渊11人,诸葛亮8人,岳飞7人,王守仁、黎元洪各6人,大禹、华盛顿、程德全(江苏省都督)各3人,康有为、袁世凯各2人……。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选取一幅宣传画,说明其放映的历史信息。(2分)

(2)辛亥革命失败的依据是其未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试据材料2、3及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5分)

答案

(1)图一: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2分)

图二:共和力量薄弱,革命潜伏着失败危机(2分)

(2)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传统封建势力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夺权;

资产阶级的妥协退让:

根本原因是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的阶级属性.(各1分,共5分)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阅读图片信息和材料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第一副图通过观察图片中间一个大的山丘树立一个民权旗帜,旁边的小山丘闻风而起,纷纷竖起了民权的旗帜,民权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之一,可知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第二幅图共和的旗帜在海上形单影只,周围波涛汹涌,可知共和力量薄弱,革命潜伏着失败危机。第(2)题材料二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电告国内的内容可知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通过《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可知传统封建势力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在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无论是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妥协、还是对封建势力的妥协,还是果实被袁世凯的窃取都说明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的阶级属性。

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