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将15.6 g Na2O2和5.4 g 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 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 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  )

A.反应过程中得到6.72 L的气体(标况)

B.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

C.最终得到7.8 g的沉淀

D.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l)=0.15 mol/L

答案

答案:C

15.6 g Na2O2和5.4 g Al的物质的量都是0.2mol,0.2mol过氧化钠可以生成0.1mol乙炔和0.4mol氢氧化钠。0.2mol铝消耗0.2mol氢氧化钠生成0.3mol氢气,即气体是0.5mol。6.72L氯化氢是0.3mol,其中0.2mol中和剩余的氢氧化钠,另外0.1mol和偏铝酸钠反应生成0.1mol氢氧化铝沉淀。此时溶液中还剩余0.1mol偏铝酸钠以及生成的0.3mol氯化钠,则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是0.4mol÷0.2L=2.0mol/L。剩余只有选项C是正确的,答案选C

综合

2008年7月28日至31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监督司和监管中心共同组织召开2008年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稽察工作座谈会。会议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对上半年稽察工作进行了总结。结合下图回答问题。(23分)

(l)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4分)

A.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跨流域调水是利用_____和_____的原理解决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的办法,为了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已成功地建成了_____和_____工程。(4分)

(4)南水北调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7分)

A.东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____河至_____(城市)。

B.中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____水库至_____(城市)。

C.西线调水路线:_____江和_____江至_____河。

(5)从经济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意义。(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