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 * * 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史册!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纪念!辛亥革命永远是中 * * 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材料一 右图是辛亥革命中的某一组织颁给成员的一种凭证,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加速了辛亥革命发生。

(1)它是什么组织?(1分)

材料二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诗:

“中山奋起卫炎黄,叱咤风云革命张。首义武昌摧末帝,共和民主屹东方。”

(2)指出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2分)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材料三体现了该约法明显的特点是什么?(1分)它的颁布有何重大意义?(3分)

材料四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 * * 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胡 * *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有哪些?(6分)

答案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不管我的两间住室多么狭小,我还是喜欢在室内硬挤上几盆花木。只要我的眼睛接触到一点儿,精神就会为之一爽。不过,我养了多年山茶、白兰之类也算有名的花木,大多不成功,因为在我偶尔离家十天半月之后,回来时便多已枯敝不堪了。

  ②无意中我种上了牵牛花,当然不把它当做一回事。可是它却一蔓繁花,满窗浓绿。一株牵牛花一天可开花十几二十朵,一开就是几个月,天天如此,从不爽约。种养之法也简单不过,只要天天早晚不忘浇足两次清水就行了。它取之于人和自然的是这样少,而它报答人和自然的却是这样多,这不禁使我对它产生了一种尊敬之情。

  ③牵牛花的确没有特别娇艳的姿色,虽然它的花形花色,但都开朗明净,朴素大方,都是别有一番风致。特别是那白色的牵牛花,它的外形与心地都同样是那么的纯洁无瑕。

  ④牵牛花总是迎着黎明开放,而在黄昏前萎谢。生命诚然短矣,但它却与光明同在。它为迎接光明而生,为送走黑暗而死。

  ⑤但是,我发现有不少牵牛花的枯蔓以至主蔓,一经下垂几天之后就一定枯萎而死,决不例外。原来,它们都只能向阳、向上飞快地生长,万一它们因为没有附着乏处而下垂时,几天后就一定自行枯萎。

  ⑥我真的敬重起牵牛花束了,因为,它使我凛然地感到恐惧:啊,原来下垂就是倒退,倒退就是死亡呀!

1.第①段中写山茶白兰之类的名花难以养活,目的是什么?(答案不超过1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它取之于人和自然的是这样少,而它报答人和自然的却是这样多”的两个“这样”各指代什么?(每项答案都不超过10个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③段末句中的“心地”指的是什么?(答案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对牵牛花由喜爱到“敬重”,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由山茶、兰花引出牵牛花,这是一种由远而近,衬托性的写法。

B.文章第②段把牵牛花比喻为奉献多而索取少的人,引出对它的赞美。

C.文章第③段着重写牵牛花的形色,以和下文写其品格相映衬。

D.文章第⑥段中“真的敬重”和第②段中的“尊敬”相照应,且在抒情上又更进了一层。

E.全文中心是借牵牛花“取于人和自然的少”而“报答人和自然的多”这一特点赞美社会上多奉献而少索取的人。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