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2012年1月1日,中美建交迎来第33个周年。回顾中美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奥巴马执政百日》
(1)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政治体制的构建上, 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如何体现“效法美国”的?(2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哪一规定与美国政治体制不同?(1分)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什么?(1分)
材料二 1943年,美国罗斯福指出:“对于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是有效的联合作战;第二是承认和树立中国作为主要大国,在战时和战后与西方三大盟国俄、英、美并驾齐驱。” ——引自《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
(3)根据材料二,说说二战期间美国对华的政策。(2分)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原因。(2分)
材料三 199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隧道口的光亮”。
(4)请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199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分水岭”?(2分)
(5)依据上述材料,指出中美处理双边关系的根本出发点。(1分)
(11分)(1)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答出“三权分立”这一核心内容即可给分)(2分)
(2)实行责任内阁制(1分)。限制袁世凯权力(或防止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1分)
(3)与中国联合结成同盟;树立中国的大国地位。(2分)
原因:中国战场抗击了大量日军,有利于美国(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减轻其压力)。
(或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
(4)邓 * * 南方谈话强调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分)
(5)国家利益。(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