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配制250mL 1.0mol·L1H2SO4溶液,需用98%的浓硫酸溶液(ρ=1.84g/cm3)体积为多少?取25 mL 1.0 mol·L1H2SO4溶液与足量的锌反应,在标准状况下产生多少升H2?求硫酸锌的物质的量?

答案

(10分)13.59mL(4分)    0.56L(3分)    0.025mol (3分)

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250mL 1.0mol·L1H2SO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0.25L×1.0mol/L=0.25mol

其质量是0.25mol×98g/mol=24.5g

浓硫酸的质量分数是98%

所以需要浓硫酸的质量是24.5g÷0.98=25g

又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是1.84g/ml

所以需要浓硫酸的体积是25g÷1.84g/ml=13.59ml

25 mL 1.0 mol·L1H2SO4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025mol×1.0mol/L=0.025mol

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

H2SO4+Zn=ZnSO4+H2

1mol      1mol   1mol

0.025mol  0.025mol  0.025mol

即生成氢气互为硫酸锌都是0.025mol

所以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0.025mol×22.4L/mol=0.56L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战争让我们学会珍惜 

  ①在地球的某个纬度,战争以一种令人窒息的速度传播着死亡和文明沦丧的讯息。在呛人的硝烟和________的爆炸声中,弥漫着死亡和流血的巴格达,依然彻夜亮着的城市灯火中,让我们忽然间滋生出一种心酸的感动!人类应该永远记住这样的夜晚,记住人心在动荡的岁月中是怎样艰难而执著地渴望着和平。

  ②战争让生命变得如此脆弱,一如风中尘埃,一转眼便消失不见。而玉树地震的__________和迈克·杰克逊的命丧黄泉,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命运的无常。我们不由得要问:此生为何?

  ③一些人无声无息地倒下,没有鲜花,没有墓碑,甚至也没有人记得。生命仓促得如一句匆匆的歌词,刚刚开了个头就煞了尾……

  ④而人类的繁衍依然在硝烟和疫病中生生不息;

  ⑤而生之意志依然在绝望中曲折而坚忍地向上攀升;

  ⑥而在和平的风中忙碌着的人们依然平凡而不懈地完成着人生的功课。

  ⑦我们常常慨叹现实的不公,却从不反思自己是否学会了忍耐和坚持;我们常常空想着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却从不踏踏实实地去做一件实事;我们不屑于富人的“暴富”,觉得那不过是机遇凑巧,却不从别人身上受到启发,从而发家致富;我们日复一日地埋怨没有赶上好时候,却从不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身边的人总能一次又一次地获得成功?

  ⑧如果没有战争,也许我们仍将着自己的一无所有,然后在愤愤不平中可悲地老去。是战争让我们醒悟--有了生,一切便有了可能。想想炮火下的伊拉克,想想硝烟里的巴格达,想想那些在火光中充满恐惧和绝望的面孔,然后再想想我们,想想和平的阳光和自由的空气,就会发觉,其实我们已是如此的富有。

  ⑨战争让我们学会珍惜,因为战争,懒惰和变得可耻,而我们也终于明白:活着不需要理由,赚取幸福,就从现在开始……

1.文中“_________”内所缺的一组成语为(     )

A.不绝于耳 不约而同 津津乐道 无动于衷

B.震耳欲聋 不期而至 怨天尤人 不思进取

C.惊天动地 不以为然 花天酒地 不以为然

D.发人深省 不期而至 自怨自艾 不闻不问

2.“战争摧残了生命,战争也让更多的人看清了生命。”这句话是从原文抽出来的,依据上下文,它应放在第______段和第_____段之间。

3.第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⑧段中说的“其实我们已是如此的富有”具体指_______________。

5.模仿第⑦段画线的句子,补写一个句子,要求话题相同,上下文衔接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若同意,请写几句鉴赏的话;若不同意,试举例反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