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M、N两点间的距离是20cm,有一点P,若PM+PN=30cm,则下面说法中:①点P必在线段MN上,②P点必在直线NM外,③点P必在直线MN上,④P点可能在直线MN上,也可能在直线MN外,正确的是(只填序号)______.

答案

∵M、N两点间的距离是20cm,点P使PM+PN=30cm,

∴点P一定不在线段MN上,故①小题错误;

如图1,点P可以在直线MN外,一定有点P满足PM+PN=30cm,

如图2,也可以在直线MN上,只要使PM或PN=5即可满足PM+PN=30cm,

故②③错误,

④正确.

故答案为:④.

选择题
综合题

(15分)全球化是个进程,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全球化还包括人员的跨国界流动。人的流动是物质和精神流动最高程度的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二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材料三:

材料四 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44年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签署
1949年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 * *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国际互联网年”
材料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指出1640—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3分)

(2)据材料二,指出欧洲一体化的背景。(3分)

(3)据材料三,谈谈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影响。(3分)

(4)据材料四,指出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变化。(2分)

(5)利用材料五中克林顿和卡斯特罗的观点,以“正确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写一篇短文。(4分)

要求:①必须包括以下关键词:“潮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策”。②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