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2分)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成果。古往今来,一部部法律文献搭建起人类政治文明前进的阶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 * * 属于总统和内阁,司法权属于法院,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拥有选举被选举、请愿、诉讼等权利……资产阶级的财产所有权、经营权受到临时政府保护。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小题1:依据材料一概括《钦定宪法大纲》的特点。(3分)

小题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两部宪法内容的相似之处,并从国家性质、 * * 组织原则两方面比较两部宪法的不同之处?(6分)

小题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4年宪法的意义。(3分)

答案

小题1:特点:①带有封建性;②君权强大,议院立法权和监督权非常有限;③臣民的自由权利只是点缀。(3分)

小题1:相似之处:主权在民;实行共和制。(2分)不同:国家性质——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 * 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三权分立。(4分)

小题1:意义:①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③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3分)

本题主要考查而是概括材料和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小题1: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和概括材料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指出《钦定宪法大纲》的封建性。

小题1:主要考查学生比较能力,要求学生能力理解资产阶级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的异同。

小题1:主要考查了54宪法的历史意义,要求学生能够从宪法性质、宪法对政治制度建设所起的作用及其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入手回答。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 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释】  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     

录 毕  走  送  之 不  敢  稍  逾  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余幼时即学 嗜:_____________     

(2)之怠  弗:_____________     

(3)宋濂与客饮  尝:_____________     

(4)间问群臣否  臧: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诚然,卿不朕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