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到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 ……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 “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什么特点?(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的实践。(2分)
(3)新中国成立前后,法制建设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从1949年到1954 年,中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两项主要成就?(4分)
(1)特点:法律是由君主制定的,是君主维护其统治的工具;(1分)皇权大于法律。(1分)
(2)实践: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2分)
(3)成就:1949年颁布《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2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新宪法。(2分)
题目分析:(1)从材料“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等信息可以看出答案。(2)近代资产阶级法治建设的重要的成就就是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3)此题考查的相对简单,主要是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法治建设在50年代前的成就。主要是两部文献,一个是《共同纲领》,一个是1954年宪法。
点评:古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和近现代的法治建设明显的不同。古代的法治是建立在人治的基础上的,是为君主的统治服务的;近现代的法治建设是体现的人治到法治转变的趋势,体现了人民主权,是民主的体现,也是民主的保障。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西方国家大都是通过立法的方式确立近代政体的,这也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