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不符合铺床节力原则的是()。

A.备齐用物,按序放置

B.身体靠近床沿

C.上身前倾,两腿直立

D.下肢稍分开,保持稳定

E.使用肘部力量,动作轻柔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铺床时,应将用物准备齐全,按使用顺序放置于床尾椅上,可减少往返费时。铺床时身体靠近床边,上身保持直立,两腿前后分开稍屈膝,以扩大支撑面,且随着身体重心的降低,稳定度增加,折叠床单时,手不要举得太高,上臂尽可能保持垂直,以缩短重臂,以最小的能量,完成较大的工作任务。避错:本题易误选D,下肢稍分开,可使身体重心下移,更加稳定,为正确做法,C项两腿直立时身体重心升高,稳定性差,耗费更多体力,不为节力做法,故本题答案选C。

填空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林语堂通过他的英文著作,让西方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留下了深刻、美好而又持久的印象。瑞典皇家人文科学院院士马悦然原本打算在瑞典高中教拉丁文和希腊文的诗歌散文的,林语堂的书使他走上了研究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路。

  马悦然是透过林语堂的著作去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他在纪念林语堂的文章里,长段地征引了小说《京华烟云》中对北京近乎完美的叙述。1980年,马悦然到了北京,但找不到林语堂笔下的古都了。于是他大为悲恸:“真的哭得出眼泪。那时的北京完全不像林语堂先生所描写的城市。”这种催人泪下的力量正是林语堂在给郁达夫的信中所说的“使读者如历其境,如见其人”。透过这种文学的力量,林语堂在读者的心目中为北京的事事物物铸就了一种永恒的形象,这个形象不因时间之推移而稍有改变。马悦然的眼泪,说明了林语堂文学技巧的成功,也说明了他为林语堂所误导。当然,林语堂绝非有意误导,而是读者情不自禁地受了他的催眠。林语堂笔下的北京是林语堂心中的北京,感受和真实的存在之间当然是有距离的。

  永恒的形象常使外国人怀着看博物馆的心理来看中国,结果真实的中国反而成了一定的虚幻,而心中的形象反而成了真实。林语堂的著作常能使读者发“思古之幽情”,感到当前的种种都是过往的一种堕落或变形。

1.简要概括林语堂的作品对马悦然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意,分条陈述林语堂作品中“永恒的形象”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当前的种种都是过往的一种堕落或变形”这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