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一个美国人从中国回国,他的朋友请他谈谈观感。他说:“在中国吃一餐饭,要打架三次。”他解释说:“一进餐厅,为了推让座位,主客就开始互相拉扯;接着上菜,主客又要你推我挡一番;最后为了付帐,更会开展一场精彩激烈的争夺战。”

(1)这则幽默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你平时的了解,列举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在文化与习俗上存在的差异。(至少2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各国文化与习俗的差异,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当地主流文化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说明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

(2)打招呼、招待客人吃饭等。

(3)对不同文化和习俗要保持客观、平等、尊重的态度,要从欣赏的角度看其他文化,要多找共同的地方,要掌握交流的方法。

改错题

近代前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总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拳匪运动”是指什么运动?这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发生怎样的变化?(3分)

(2)根据材料二中的“从机器上感觉不足”,清政府提出什么口号?其目的是什么?(2分)

(3)意识到“制度上感觉不足”后,中国进行了怎样的探索?(2分)

(4)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孙中山救国救民方案的革命理论。(1分)概括说明这一理论的实践有何积极作用。(2分)

单项选择题